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增生病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围手术期;中药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囊性增生病系乳腺常见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选择瘤体连同增生组织整块切除,其创伤、重建整形、技术难度较大,且术后部分病例外形较差。为此,笔者采用围手术期配合中药治疗,使增生组织消散软化,择期行瘤体局灶切除,经两组对比研究其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86例患者,全部经术后病检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囊性增生病,按时段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42例(48.84%)和改进治疗组44例(51.16%),均为女性,年龄16~43岁,平均31岁。包块分布于单侧为40/42例,双侧2/2例;单侧瘤体2个以上为3/3例,最大约核桃大小,最小约豌豆大小;并存乳腺增生程度较重者35/37例,较轻者12/12例,伴有乳房胀痛症状27/29例,伴有乳头分泌物者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传统组施行整块组织切除42例,其中乳房重建整形36例(85.71%),术后外观不良达7例(19.44%);改进组采取围手术期结合中药,施行瘤体局灶切除44例,不需重建整形。?
1.2 研究方法 ①传统组42例未用中药辅助,瘤体连同增生组织整块切除,大部分需重建整形。改进组44例均在术前服用中药3~4周,术后半个月开始跟踪服中药2周左右,单行瘤体局灶切除,不需重建整形;②自拟组方及用法:当归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5 g,丹参30 g,赤芍15 g,郁金10 g,三棱10 g,莪术10 g,乳香10 g,没药10 g,血竭3 g(兑服),柴胡15 g,桂枝10 g,香附10 g,黄芪30 g,炙甘草5 g。2 d 1剂,水煎服,600 ml水煎至300 ml,每次服100 ml, 3次/d。?
2 结果?
86例术后全部获得随访2年以上,方式采取电话联系或门诊咨询。改进组44例中,围手术期结合中药使增生组织完全消散软化在2周内38例(86.36%),3周内6例(13.64%),术后半月重复中药2周左右,手术单行瘤体切除,创伤小,腺体组织切除少,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尚未发现复发病例;传统组42例中,整块组织切除,创伤及技术难度大,其中行乳房重建整形达36例(85.71%),且术后乳房形态不良7例(1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同属乳腺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均与雌激素代谢水平有关[1,2],有一定癌变概率[3],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本组86例皆系女性,年龄最小14岁,平均39岁,本组尚未发现癌变病例。乳腺增生病多数表现乳房胀痛,少数伴乳头分泌物,大部分患者胀痛及乳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亦有一部分患者因劳累和情绪不佳而加重。触诊可有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物,分界不清,尚活动,可伴有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腋窝淋巴结一般不肿大;乳腺纤维腺瘤包块较恒定,不随月经变化而变化,一般不痛,生长较缓,可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边界清楚,由于瘤体有包膜,因而光滑活动,且沿主腺管周围分布较多,可发生单个亦可多个,亦可发生于双侧,本组包块2个以上6例(6.98%),发生双侧4例(4.69%),根据以上临床特点,一般均能物理诊断,当然最后确诊则有赖于病理检查。? 乳腺纤维腺瘤的以手术切除为宜,单个较小者可临床观察,较大或多个或生长较快者必须尽早手术切除,而乳腺增生病一般采取药物调理,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中医中药有它独特优势,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其疗效尚佳。中医认为[4]该病属乳癖范畴,是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扶正培本予以综合调理,其自拟组方符合这一法则,改进治疗组44例均在围手术期配合中药治疗,一般术前服药3~4周能使增生组织完全消散软化,术后跟踪服药2周左右,意在巩固疗效。二病并存,中药调理能解决乳腺增生,再予瘤体局灶切除,同样达到治愈目的,无疑使手术切除范围明显缩小,保留了具有生机,而且病理改变可以逆转的乳腺组织,使传统方法破坏性较大的手术方式转变为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同时不需重建乳房整形,保持了良好的乳房外形及乳腺生理功能特征,避免了传统组42例中因整块切除便有36例需重建整形,且术后尚有7例形态不良的后果。但是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和多发性疾病,具有易复发,难根治等特点,故应该术后应该继续巩固治疗,并且注意复查。?
综上所述,根据二病并存的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寻求中西医结合,手术立足切瘤体,中药立足治增生,有机结合,切实可行,本研究符合医学要求,患者乐意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吴英恺,曾宪九,朱预,等.外科临床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3.?
[2] 曾宪九.克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40.?
[3] 阚秀.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61.?
[4]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上一篇:21例自发性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