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俊敏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量为6.25 mg,2次/d,口服,2周后剂量加倍,最大剂量为50 mg,2次/d,治疗4周和半年后进行比较。结果 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CHF安全有效。?
  【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力衰竭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of metoprolol tablets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Methods Eighty CHF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Control group(routine anti-CHF therapy )and metoprolol treated group (routine anti-CHF therapy and metoprolol tablets which were treated at6.25 mg bid.at first,and then double dose after two weeks).The comparations were made at 4 weeks and half a year after therapy.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s,the heart function,heart rate andLVEF of metoprolol treated group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 On the base of routine anti-CHF therapy, the treatment of metoprolol tablets on CHF is safe and effctive.?
  【Key words】Metoprolol tablets;Heart failure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增长较快,总发病率为0.5%~2.0%,在部分国家老年人中达10%。Framingham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一倍[1]。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循证医学证实可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2]。我国心力衰竭的治疗建议中指出,β-受体阻滞剂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在治疗中应个体化,以达到最大耐受量。本文研究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适合的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心力衰竭标准采用Framingham标准,心功能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Ⅱ~Ⅳ级[3,4],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静息心率≥65次/min。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6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0例,缺血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3例,Ⅳ级7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8~72岁(平均57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1例,缺血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24例,Ⅳ级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支气管哮喘、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静息时心率<60次/min、血压<90/60 mm Hg、急性心肌炎、β-受体阻滞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休息、吸氧、低盐饮食、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公司生产,规格:25 mg/片),剂量从6.25 mg,2次/d开始,若无病情变化,每2周按6.25、12.5、25、50、100 mg倍增,其间若出现心力衰竭体征恶化,对利尿剂无效引起肝淤血或周围水肿加重,暂缓加量或退回上一剂量,或按6.25、12.5、25、50、75、100 mg缓增。患者出院2~4周后门诊复查1次,记录心功能、心率、心律、血压。两组病例分别于治疗4周和半年后作疗效判定。?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量心率(HR)和血压(SBP、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其变化。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变化,观察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者。?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配对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及基础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资料在治疗4周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足够的静脉回流情况下,因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所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CHF是大多数心脏病的最终阶段,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心力衰竭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对心肌细胞产生不良作用。心肌损伤的加重又进一步激活神经激素和细胞因子,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阻断神经激素、阻断心肌重塑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5]。美托洛尔是具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为:①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②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有β-受体密度降低,β-受体对激动及反应力下降,此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的β受体数目上调,增加β受体敏感性;③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刺激,防止循环中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损伤,从而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6];④通过减慢心室率可改善左室充盈,增加舒张末期容量,进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⑤提高心肌电稳定性。? 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手段是强心、利尿、扩血管,虽能短期缓解症状,却不能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心功能难有改善。患者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反复住院,加大了负担,心力衰竭恶化时患者的病死率上升,预期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已有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美托洛尔能改善心力衰竭的存活率[7]。本文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CHF,并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CHF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而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后,总有效率增加到95%;其心功能指标LVEF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压两者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心率更明显,与报道一致[8]。说明应用美托洛尔不仅具有短期的药效应,还因其长期阻断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拮抗儿茶酶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防止儿茶酚胺引起的低血钾,升高室颤阈值,降低猝死率。心力衰竭时迷走神经张力受损,猝死增加。美托洛尔可通过血脑屏障增高迷走神经张力,降低猝死率。?
  本文资料证实,美托洛尔应与其他强心、利尿药等传统治疗同时进行,以清除其负性肌力作用;应用时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差异,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长期应用后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β-受体阻断综合征。?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CHF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吴宁,诸骏仁,将文平.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耐受性和安全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1):834.?
  [2] 胡大一,马长生.心血管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4] 陈灏珠.心血管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3-1277.?
  [5] 戴闺柱.心力衰竭治疗观念的改变-“负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的常规应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6):321.?
  [6] 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观点与最新进展.实用内科杂志,2000(20):6.?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世纪之交心力衰竭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1):2-6.?
  [8] 巴怡平,程红.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重庆医学,2003,32(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