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中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纳洛酮;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of naloxone in treatment of AECOPD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The 65 patientsof AECOPD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arget group 33 and control group 32. Both were treated with regular drug therapy. The target group was given naloxone injection 2 mg intravenous drip for 3 day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arget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aloxone is effectivefor treatment of AECOPD with typeⅡ respiratory failure.?
【Key words】Naloxone; COPD; type Ⅱrespiratory failure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流受限,并且常因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甚至肺性脑病,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1]。本科应用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入住成都铁路中心呼吸科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 例,男20例, 女13例;年龄65~85岁,平均(74±5)岁;病程5~20年,平均(11±4)年。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60~81岁,平均(73±5)岁;病程5~20年,平均(10±4)年,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首剂负荷量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剂2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缓慢持续静脉滴入, 12 h/次, 24 h纳洛酮总剂量为4 mg,连用3 d。?
1.3 观察方法 观察患者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血压、肺部体征等; 以及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 PaO2 、PaCO2 ) 、血糖、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检查。?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24 h内,神志清楚,气促缓解,发绀明显改善,呼吸平稳; 心率、呼吸频率下降; PaO2 ≥60 mm Hg、PaCO2 ≤55 mm Hg。有效:治疗24 h~48 h,神志清楚,咳嗽、气促好转; PaO2 ≥60 mm Hg, PaCO2 在56~59 mm Hg。无效:治疗48 h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行气管插管,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PaO2 ≤60 mm Hg, PaCO2 ≥60 mm Hg。?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假设检验采用配对设计资料比较的t检验,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 、PaCO2 )变化情况见表2。
结果表明经治疗后,两组在咳、痰、喘症状, 意识状态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 、PaCO2) 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在治疗后上述情况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 。?
3 讨论?
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标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征为气流受限, 其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联合引起,其中小气道狭窄占主要作用。当COPD患者出现咳嗽、咯痰和/或气紧等症状加重,痰的性状发生改变,肺部罗音增多等提示(Acute Exacerba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AECOPD[3],而COPD的急性加重更易出现缺氧和CO2潴留,导致呼吸衰竭,COPD 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全身多个脏器均可因呼吸浅表不能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影响,久之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及弹力纤维增生致使管腔变细、微循环障碍,最终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
临床研究已证实, 在机体发生呼吸衰竭时,体内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它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过程[4], β-内啡肽系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和垂体,β-内啡肽能抑制呼吸中枢,减少呼吸冲动,使呼吸动力进一步不足,导致呼吸困难,每分钟通气量下降, 而缺氧能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吸气神经元或间接作用于脑桥区或垂体前叶等神经中枢,导致β-内啡肽释放增加,β-内啡肽的增加可导致脑组织耗氧量增加、神经元的兴奋降低、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并可抑制呼吸使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更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缺O2和CO2潴留加重心、肺、脑及循环功能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表现为躁动、谵妄,甚至昏迷[5]。? 纳洛酮(naloxone)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6], 1960年,Fishman首次成功合成纳洛酮,之后纳洛酮就开始被用于麻醉剂与麻醉剂过量引起的休克。纳洛酮主要在肝脏经葡萄糖醛酸化,N-去烷基化和还原等作用而迅速代谢,其主要代谢产物是纳洛酮-3-葡萄糖醛酸化物。给药后48~72 h约有65%经肾脏排出.纳洛酮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其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β-内啡肽强,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β-内啡肽类物质与受体结合,可有效地对抗β?2内啡肽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拮抗氧化反应,抗自由基的损伤;对钙离子有调控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同时能兴奋中枢神经,使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增加,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PaO2,降低PaCO2,改善脑缺氧,使脑脊液pH值上升,意识明显改善。?
纳洛酮静脉给药起效较快,它的药物代谢半衰期较短,首剂给予负荷量,以后持续静脉滴入有助于快速不间断有效拮抗β-内啡肽,使病情不易反复。本结果显示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纳洛酮,可解除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毒性作用,解除脑水肿,改善意识障碍,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时间。?
[1] 胡昌菊,胡世鸣.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实用医药,2008,3(6):130-13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3] Louis R.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current concepts. Rev Med Liege,2001,56(10):68-95.?
[4] 吴英,吴文桃,等. BiPAP联用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34.?
[5] 徐勇.纳洛酮在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7,35(3):176.?
[6] 胡昌菊,胡世鸣.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医药,2008,3(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