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葛根素;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葛根素为异黄酮类药物,具有通络、活血、化瘀的功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对葛根素氯化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进行对比性研究,旨在探索葛根素氯化钠的临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1~78岁,平均65±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9~76岁,平均63±3岁。临床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心脏缺血症状。病例中均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11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均予以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注意休息,必要时吸氧,低脂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葛根素0.4,氯化钠2.25 g),1次/d静脉注射,15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于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注射,15 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 显效:心绞痛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和时间较用药前减少≥80%,静息心电图原有缺性ST段恢复>0.1 mV或ST 段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程度和次数减少50%~80% 或硝酸酯用量减少50% 以上,心电图ST 段恢复0.05~0.10 mV或主导联T波变浅50%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用量减少<50%,静息心电图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均在SPSS 13.0 系统中完成,疗效分析采用χ2分析,血液流变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主要有3种机制:①心肌供血下降;②心肌耗氧量增加;③心肌细胞耐低氧、缺血能力下降。药物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3]。?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分离出的一种单体,属异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作用机制为: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鸟苷环化酶,使三磷酸鸟苷转变成为环式一磷酸鸟苷,蛋白激酶磷酸化,使细胞内钙减少,血管扩张,改善冠脉循环;有β受体阻滞作用,减慢心室率,使左心室压力上升速率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度,但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有抗血栓素(TXA2)及高PGI2的作用,由此对抗冠脉痉挛,降低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血管内皮细胞数,从而升高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保护缺血心肌;还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血症,清除自由基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4-5]。?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62.2%,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葛根素氯化钠注射较丹参注射液更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病因。由此证明,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疗效,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的作用,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临床观察未见明显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叶任高,陆再英.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376-1378.?
[3] 王桂艳,何冬梅.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急救医学,2005,25(7):545.?
[4] 侯月玲,董翠华.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0):1380-138.?
[5] 王树莲,吴元,朱克文,等.葛根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2):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