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医学影像改变及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立波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糖尿病;骨关节病;影像改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累及体内多各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就是其中之一[1]。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血管神经并发症而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临床称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发生率在1%~2%,年龄在20~70岁,50岁以上者占有60%~70%。病史较长,多位糖尿病病程较长而控制不良者,平均在10年以上。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改变有其特征性,好发生四肢骨关节,尤其以下肢远端关节改变为著[2-3]。?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40~80岁,糖尿病史8~30年,本组患者尿糖均为+++~+++++,空腹血糖9.86~21.23 mmol/L,均有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等临床表现,大多数都未进行良好的饮食控制及药物。12例出现下肢麻木、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温觉减退,13例出现足趾皮肤颜色变黑坏疽,其中14例有足部溃疡及分泌物溢出,溃疡面积最大5 cm×6 cm并出现窦道;1例合并痛风症并足部痛风结石;1例右外踝部皮肤变黑及溃疡;1例左手第5掌骨基底部皮肤坏疽并溃疡。12例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1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本组病例中伴有糖尿病性肾病3例,伴有高血压病8例,1例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截趾。均定期投照患足X线正斜位片,并分析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
  1.2 糖尿病骨关节病症状 病程较长的糖尿患者伴有腰酸、背痛、四肢关节无痛性肿胀,局部发热,双下肢袜套状感觉障碍,无触痛或无痛性骨折,关节韧带松弛或者有半脱位。?
  2 结果?
  2.1 X线表现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关节旁骨皮质缺损、骨端骨质溶解和吸收、骨质碎裂和骨质增生硬化等[4]。?
  2.1.1 骨质疏松 分局限性和弥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减少。?
  2.1.2 关节旁骨皮质缺损 好发于趾骨或跖骨头,尤其为拇趾。骨皮质缺损区边缘锐利,约1~5 mm直径大小。有时这种改变较细微,但可以为股溶解。?
  2.1.3 骨质溶解 较常见于脊椎骨及趾骨开始于干骨端,骨皮质边缘模糊。早期关节软骨正常,关节面完整,而后扩展到关节下骨质,关节软骨完全破坏,关节间隙消失,骨端破坏成不规则锯齿状,密度增高,呈磨尖的铅笔畸形,这是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病变的结果。由于反复的骨折创伤,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因而可发生骨质吸收,吸收端呈光滑的圆锤状,有的形成假关节或趾骨远端吸收,趾骨尖端消失。大多有软组织感染的病史。由于病变广泛,常伴有关节脱位。?
  2.1.4 趾骨骨干对称性变细,呈漏斗状。?
  2.1.5 骨膜新生骨 较局限,沿着骨干分布,多伴有骨关节的其他病变。如出现骨膜反应。?
  2.1.6 夏科氏关节 发生率约0.1%~0.2%,好发于足,累及单侧跗、跖、趾关节者约占80%,累及踝,膝关节和脊柱者少见。右侧多于左侧。关节受损部位有不规则骨质破坏和增生,可伴有脱位和半脱位,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密度增高。在脊椎可有象牙质样密度增高及骨桥形成,常累及1~2个椎体。?
  2.1.7 关节周围炎和骨性关节炎 好发于肩和髋关节,多数糖尿病性骨性关节炎都并有神经系病变,视网膜病和血管病,因此可为退行性变,关节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或关节游离体。?
  2.1.8 软组织和血管钙化 主要为血管钙化,发病率25%~78%,以足及踝、腕为多见。并可有肌腱、髂腰韧带或跖长韧带钙化。?
  2.2 CT表现 影像变化与X线表现相似。关节、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改变更清晰[5]。增加了对本病诊断的可靠性。 ?   3 讨论?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糖尿病性骨关节患者中几乎都有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引起深浅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控制障碍。对疼痛和本位感觉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关节负荷过重,韧带关节囊受损伤,关节软骨侵蚀破坏,软骨下骨质破坏吸收、碎裂、骨折,关节脱位,稳定性消失。由于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使骨质易受损[6]。?
  供血不足在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糖尿病性血管病是产生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机理之一。糖尿患者常常有动脉炎和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血管病累及大小血管及微血管,动脉狭窄,血流减少,影响骨的营养。神经滋养血管的病变又引起缺血性神经病,促进了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生和发展[7]。?
   糖尿病性代谢障碍影响蛋白质的代谢,使骨的蛋白基质减少,软骨基质中多糖水平降低。骨质疏松可能与糖尿病性肾病引起继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有关,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和酸中毒使破骨活动增高有关。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好发生下肢的远端部分,以足趾为主。局部关节无痛性肿胀,无触痛或无痛性骨折。关节有摩擦感,关节松弛或半脱位。局部皮肤软组织出现穿通性溃疡或坏疽,常发生足底表面。病变累及脊柱时患者可有强直性增生,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活动受限。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肾病、视网膜炎、周围血管病、高血压、蛋白尿和脑脊液压力增高等症。?
  本病的主要因人而异,采用针对性综合治疗原则。目前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应积极治疗或控制糖尿病;②骨关节病变采取制动及矫正畸形;③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控制感染;④指导患者注意照料自己的患肢,避免负重,减少创伤,有利于病情的改善;⑤必要时手术矫正畸形或施行关节固定术;⑥中老年人群中进行糖尿病普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⑦减轻患肢符荷;⑧控制糖的摄入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李欣,张彦.骨伤科X线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8.?
  [2] 吴恩惠.放射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9.?
  [3] 李果真.放射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5.?
  [4] 林淦河,刘耀基,姜兆侯.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临床与X线分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3):134-136.?
  [5] 边建伟.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诊断:附4例报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8(4):305-306.?
  [6] 赵运秀,杜沂山.双足糖尿病性骨关节病1例报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12(2):162.?
  [7] 张贵秋,周学林.警惕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