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320例
【摘要】 目的 分析自拟金翘解毒口服液慢性盆腔炎3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20例采用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对照组290例采用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金翘解毒口服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2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0例病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65岁,平均3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3个月。临床表现:下腹疼痛,腰骶部胀痛、下坠感,白带异常或月经不调等。全部病例均为经超声或CT检查及妇科检查确认,并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就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0例,对照组2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对照组 采用头孢曲松钠2 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q 12 h;丁胺卡那 0.4 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qd,替硝唑200 ml,静脉滴注,qd,连续使用5天。
1.2.2 中西医治疗组 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金翘解毒口服液处方:白术、山药各30 g,银花、连翘各25 g,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各20 g,椿根皮、茵陈、生蒲黄各15 g,琥珀、生鳖甲各10 g,桔梗、升麻各9 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配以30 ml金翘解毒口服液每日保留灌肠1次,则效果更佳。两组均治疗5天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标准》判断疗效。治愈:所有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好转:症状明显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出现。未愈:症状体征未消失,有并发症。
2 结果
结果见表1。经Ridit 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务农。2007年6月3日初诊。主诉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感,下腹部压痛,以右下腹为著,并扪及鹅蛋大小质中包块。曾用头孢曲松钠、丁胺卡那、替硝唑静脉滴注,病情有所好转。超声检查提示:双侧附件增粗,右侧探及4 cm×5 cm×6 cm大小囊性包块,盆腔积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属湿热瘀结证。治疗以健脾益气,清热除湿,祛瘀止痛。服金翘解毒口服液15天,同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丁胺卡那、替硝唑7天。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金翘解毒口服液并每日金翘解毒口服液30 cm保留灌肠。第二疗程后,症状消失,超声复查示双附件不肿大,右侧附件区包块消失,未见盆腔积液。随访半年无复发。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病症之一,由于妇女患此种疾病后,将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因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以缩短疗程,减轻痛苦以利于患者迅速康复是十分重要的。西药抗炎治疗有利于尽快杀死致病菌,使用革兰阳性、革兰阴性抗生素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中药治疗则效果更为理想,因为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带下病”、“月经不调”等范畴,多数表现为带下病。该病所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乃因正虚邪实,日久兼肾虚,邪实是指湿热,瘀血,脾虚失健运,水湿不化,不能升降清浊,湿土之气下陷,脾精不合,不能化荣血为经水,反复成白化之物,由阴门直下而成白带。湿邪日久化热,乃成湿热,湿热下注则白带量多色黄而臭,久而兼见血瘀而成包块。治疗宜健脾益气,清热除湿,解毒祛邪。金翘解毒口服液以山药、白术、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大青叶、升麻等众多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药为主,茵陈、椿根皮清热除湿为辅,配伍鳖甲、生蒲黄、琥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桔梗清热除湿排秽。故本方适用于盆腔炎所引起的热毒炽盛者见发热,口干便秘,白带量多,质黄稠而臭,舌红苔黄而干。湿热阻滞者见口干不欲饮,白带量多而臭,肢体困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下腹部有包块者;阳虚者见畏寒怕冷,一侧或双侧少腹隐痛发冷,喜按喜暖,腰酸,白带量多,质稀色白,小便清长,大便溏或正常,舌暗或有瘀斑,苔白润,脉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