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康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4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t disease)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可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冠状动脉病,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还有炎症[1]。最新研究发现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疱疹病毒和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和斑块的破裂过程。已经从粥样斑块中检出病原体,血清学检查也发现了大量的阳性证据。这些感染性病原体可发生大量的促炎因子,导致斑块局部炎症反应加剧及斑块破裂等。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均可使动脉腔迅速严重地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发作[2]。
本文采用心脑康胶囊缺血性心脏病40例,与口服复方丹参片36例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76例观察对象均为大庆市第四门诊或急诊患者。诊断标准均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年龄在45~75岁之间,选择以典型的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并放散至左肩部,历时3~10min,经自含服硝酸甘油0.5mg有效的7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平均年龄、病程、症状构比及病情等基本相似,见表1。表1 治疗前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比较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心脑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2片,疗程均为30天,用药期间对病人无特殊要求。
1.3 疗效断定 40例心绞痛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相对数的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 见表2。
表2 治疗后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症状、心电图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征: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亦有明显改善。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也无不良药物反应[3]。
3 讨论
缺血性心脏病变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到50%以上时才可能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此时心电图可能正常或轻微改变,当血管阻塞70%时心电图才有明显改变,所以缺血性心脏病有慢性心肌缺血改变,亦有急性发作者。本文资料大部分均有急性发作而就诊。
急性发作时两组均在给予同剂量的硝酸甘油0.5mg含服3天,当急性症状缓解后停用,继续给予用心脑康口服观察。
由于心脑康胶囊能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使缺血缺氧的心肌得以改善,降低了心肌的耗氧量,同时控制了冠脉血管痉挛,从而达到了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也使胸闷、气短、憋喘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早搏和血压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在心电图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由于心脑康胶囊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同时也增加了心肌氧供,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了冠脉血管的痉挛,从而使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4]。
心脑康胶囊属于纯中药制剂,方剂配伍严谨,疗效可靠且稳定,无副作用,实惠,是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较理想的药物。
【】
1 陈灝珠.冠心病的临床进展.临床,1995,2(2):67.
2 张运,陈文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3.
3 曾定君,张海山.冠状动脉痉挛与冠状动脉疾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4.
4 张吉安.临床心电图解难.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65.
5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