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4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48例,静脉先给予负荷量,再继以维持量。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81%。结论 静脉使用胺碘酮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首选。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ntravenous amiodarone o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ere diagnosed by electrocardiogram.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loading dose of amiodaron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first,,then were given maintenance dosage of amiodaron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1%.Conclusion Intravenous amiodaro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Key word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miodarone
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内科急诊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通常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导致患者死亡。本院心内科2004-2007年使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均以急诊收入我院急诊科或心内科,48例均符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1]:(1)心室率>100次/min;(2)QRS波时间≥0.12s;(3)房室分离;(4)室性融合波。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器质性心脏病39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瓣膜病变4例,心肌炎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9例。心功能分级(NYHA),其中Ⅱ级20例,Ⅲ级22例,Ⅳ级6例。
1.2 治疗方法 48例经心电图明确诊断后,行心电监护。给予胺碘酮计3~5mg/kg稀释后10min缓慢静脉注射。如果无效,再重复1~2次,总量不超过10mg/kg。如果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立即给予电复律,如果血液动力学稳定或已转为窦性心律,继以1mg/min,6h静滴。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以后改为口服胺碘酮。治疗过程中记录4h内的血压、心率、Q-T的变化。
1.3 疗效判断 有效:心率降低且转为窦性心律;无效:用药后心率无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48例成功复律39例,总有效率为81%。6例因不能转为窦性心律,后使用同步电击复律成功;2例因胺碘酮及电击复律均不成功,最后转为心室纤颤死亡; 1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成功。
2.2 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测定值数据以x± s表示。见表1。表1 静脉注射胺碘酮前后心率(次/min)、血压(mmHg)
3 讨论
胺碘酮最重要的直接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复极时间及不应期,这是通过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的2、3相的作用。这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各部心肌。胺碘酮对钠通道也是弱的阻滞作用,减缓O相上升速度(Vmax),这属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引起细胞除极缓慢及减慢激动传导,而且直接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4相自动除极。胺碘酮有非竞争性的阻滞α及β受体的作用并阻滞慢反应,细胞钙内流,从以上电生理作用说明,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它具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当然是以Ⅲ类为主[2]。胺碘酮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减低外周阻力,心排量无影响,特别适合心功能不全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本组48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复律效果确切,减缓心室率作用明显(P<0.01)。
血液动力学及心电检测是必要的,静脉注射过快或左心室功能差者,可能会发生低血压,本组方法使用胺碘酮降压作用不显著(P>0.05),并未见明显低血压。本组1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经异丙基肾上腺素抢救后转为窦律。该例患者血钾偏低。各种钾通道在心室肌分布不是均质。中层心肌Ikr(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性钾电流)为主,内膜和外层心肌IKs (缓慢激活的延迟整流性钾电流)为主,胺碘酮既阻滞Ikr,也阻滞Iks,因此胺碘酮作用QT间期延长,但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缩小,另外它可阻滞内向电流,不诱发EAD(早期后除极)、DAD(晚期后除极),因此胺碘酮基本不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但在低钾状态,Ikr活性受阻,增加Ikr对Ⅲ类药物的敏感性,在此类情况下胺碘酮的Ikr阻滞作用加强,也能诱发Tdp[2~4]。所以该例患者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系低钾诱发。
胺碘酮已为心内科医师熟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的应用日益增多,应用中呈现的问题也会增加,为此要提高预见性,正确的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发挥胺碘酮的作用。因为现在可供临床选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实在太少,因此,尤显合理应用胺碘酮的重要性。
【】
1 丁燕生.宽QRS波心动过速分类.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4):239-240.
2 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12):1065-1071.
3 林曙光.合理应用胺碘酮.当代心脏病学最新进展,2008,309-311.
4 郭继鸿.胺碘酮临床应用新观点.中国心律学,2008,56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