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和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参数影响的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敏 吴捷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老年 血流动力学 通气参数

商剑脉快速诱导。喉罩组根据体重选择喉罩。间歇正压通气参数设定:呼吸频率为8~12次/min,潮气量6~10ml/kg,纯氧通气。麻醉中维持气道峰压10~30 cm H2O,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ETCO2 )33~55mmHg,血氧饱和度(puls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rate,SpO2)≥96%。麻醉维持均采用1%~3% 七氟醚吸入,泵注丙泊酚75~200μg·kg-1·min-1,瑞芬太尼0.05~0.25μg·kg-1·min-1和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停肌松药和吸入药,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为术后镇痛负荷剂量。术后待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喉罩)。观察患者入室后即刻(T0)、插管(罩)时(T1)、插管(罩)后15min(T2)、拔管(罩)时(T3)和拔管(罩)15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SpO2、pH、PETCO2、PaO2、HCO3- 、剩余碱(base excess,BE)。记录插管(罩)后15min(T5)、30min(T6)和拔管 (喉罩)前(T7)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PETCO2,随访两组术中和术后气管导管(喉罩)相关的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刻MAP、HR、SpO2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与喉罩组比较,导管组的T1、T3 、T4 时刻的MAP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5、2.64、2.54,P均<0.05);导管组的T3 、T4 时刻的HR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7、2.17,P均<0.05,);与T0时刻比较,导管组在T3 、T4 时刻的MAP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40、3.37,P均<0.05,);在T3时刻的HR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与T0时刻比较,喉罩组在T3时刻HR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

  2.2 两组患者T5~T7的Ppeak、Vt和PETCO2 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导管组T5~T7的Ppeak与喉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7、2.21、5.30,P均<0.05)。

  2.3 两组患者拔管(喉罩)后并发症比较见表4

  由表4可见,导管组的安静拔管、拔管呛咳和术后咽痛与喉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6.70、23.15、8.21, P均<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髋关节骨折疼痛通常无法摆出椎管内麻醉所需的穿刺体位,且侧卧位下手术,术中使用镇静或辅助用药又难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另外,许多老年患者因血栓性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也成为椎管内麻醉禁忌。因此全身麻醉下完成老年患者的髋关节手术应是一合理选择[1]。

  但老年患者因伴发心血管病较多,血压波动容易引发心血管意外,为减轻和避免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常采用较深的麻醉深度,静注利多卡因和静注速效β受体阻滞剂。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上述措施实际效果难以预期,经常造成低血压和更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甚至诱发严重心律失常[2,3]。气管插管和拔管的主要刺激来源为气管导管对口腔、咽喉和气管的刺激。其刺激强度是气管>喉>咽>口腔。而喉罩置入后主要接触部位是口腔和咽部,基本不与喉部直接接触,避免了两个强刺激来源-喉头和气管,在同样条件下,即使不用心血管活性药,喉罩通气也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这对于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是极为有益的[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喉罩组患者插管(喉罩)、全麻维持期和拔出导管(喉罩)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小于气管导管组(P均<0.05)。在间歇正压通气期间喉罩组的气道峰压显著低于气管导管组(P均<0.05);气管导管组拔管时躁动、呛咳和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喉罩组(P均<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喉罩通气与气管导管通气同样安全有效,喉罩通气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
    1 徐宏伟, 张兰, 苏丽, 等.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5):403.

  2 Brimacombe G, Oedecke E, Hohlrieder J, et al. postoperativenause, vomiting, airway morbidity and analgesic require-ments are lower for the proseal mask laryngeal airway than the tracheal tube in females breast and undergoing gynae-cological surgery[J]. Br J Anaesth, 2007, 99(6):575-580.

  3 王瑾.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J]. 中外健康文摘, 2006, 3(8):42.

  4 邓晓明, 安刚, 薛富善. 喉罩通气道用于全麻时气道的维持[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