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参汤治疗胸痹心痛5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二参汤/应用;胸痹心痛/中医药疗法;复方丹参片
近年来,笔者应用二参汤治疗胸痹胸痛50例,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90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54.15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5.80年;心绞痛分型:劳力型心绞痛34例,自发性心绞痛1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6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55.6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8.67年;心绞痛分型:劳力型心绞痛29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例。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及胸痹心痛诊断标准[2],并除外有严重的急慢性传染病、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疾病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二参汤(黄芪、党参、丹参、川芎、降香、麦冬、五味子、木香、薤白、三七、水蛭、甘草常规量),每次250 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约有85%以上患者间断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速效救心丸等药。疗程开始后,按规定停止上述药物,心绞痛严重时,可临时给与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2.2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SAS软件包处理,所得数据作方差齐性试验后作配对t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拟定。
3.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0.05
3.3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0.01;
3.4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略)
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0.01
3.5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证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标本兼治。二参汤方中诸药配合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通补并用,标本兼治。正中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故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临床观察,与复方丹参片对照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主要症状等方面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变化及不良反应。故认为二参汤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中药制剂。
【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1.
[2]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辨证试行标准[J].中医杂志,1980,21(8):46.
[3]陈可冀,廖加桢,肖镇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8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