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蛋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30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韩冰,朴志贤,王颖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消蛋汤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消蛋汤治疗3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和血生化、尿蛋白等检查结果,并以肾炎四味片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自拟消蛋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73.33%。结论:自拟消蛋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肾炎四味片。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消蛋汤/治疗应用;脾肾阳虚型

  笔者自2005年8月~2007年3月应用自拟消蛋汤对3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脾肾阳虚证患者进行了系统性临床观察,并以肾炎四味片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54岁,平均(31.7±8.6)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9.8±4.1)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平均(31.1±8.3)岁;病程1~18年,平均(9.6±3.5)年;中医辨证均有脾肾阳虚征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消蛋汤:黄芪25 g,益母草25 g,肉桂10 g,猪苓15 g,蝉蜕20 g,地龙20 g,当归15 g,川芎15 g。水煎取汁200 mL,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肾炎四味片,每次8片,每日3次,口服。均2周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试验期间原则上停用相关治疗药物。

  1.3  疗效观察 

  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控制: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蛋白转阴性,或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数正常,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RBC 减少≥3个/HP或?,或尿沉渣RBC计数检查减少≥40%,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有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或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RBC减少<3个/HP或+,或尿沉渣RBC计数检查减少<40%,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者。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表示,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之间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尿红细胞变化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尿红细胞变化比较(略)注:组内比较#P<0.05,##P<0.01,组间比较△P<0.01

  3  讨论
      
  中医学并无“蛋白尿”一名,但从其临床表现可隶属于“水肿”“腰痛”“虚劳”“精气下泄”“尿浊”等范畴,蛋白尿的形成与脾肾两脏的虚损关系最为密切。在病邪中,风、湿、热、瘀是病情反复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湿、瘀最为重要,二者互为因果,且贯穿于病程的始终。笔者认为,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自拟消蛋汤方具有补脾益肾,化浊利水,行气活血之功,能使瘀化气行,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使体内之水湿得以通利,炎症能很快得到控制,水肿得以消除。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当归合用可能通过下调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当归、益母草能抑制或减少变态反应性的损害;蝉蜕、地龙等均有抗过敏、抗组织胺、消除抗原等作用。因此,有利于心善以变态反应性病理变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消除尿蛋白[1?2]。蛋白尿本身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球系膜和上皮细胞或肾小管间质而促进肾组织瘢痕化;蛋白尿可以诱导炎症介质产生,如使巨噬细胞和FGFβ增加,导致肾小球间质瘢痕形成。

    大量研究表明,FGFβ1不仅能直接促使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而且能诱导PAI?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黄芪能够修复肾小球基底膜,从而减少尿蛋白[3?5]。

【】
    [1]贾公孚.临床药物新用连用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7?880.

  [2]陈 奇.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62.

  [3]陈香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硬化机制的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3):139.

  [4]付艳艳,刘奇峰,朴志贤.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治验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42.

  [5]张敬卫,刘平夫.肾病综合征治疗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