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7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金英华,施绍宇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仪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4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活动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配合手法治疗能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总有效率97%。结论: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疏筋通络、调气活血,疗效确切。

【关键词】  颈椎病;电磁波治疗仪;手法治疗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常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中属神经根型颈椎病占60%,即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压迫和刺激颈背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性疼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1  临床资料

    本组147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112例,女3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全部病例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电磁波治疗仪 

  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对患者颈椎患病部位施以物理电磁波放射治疗,每日1次,约20 min。

  2.2  手法治疗 

  预备手法:患者端坐,沿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的纤维方向推拿,采用提、拿、滚法后,颈两侧及肩部肌肉并揉捏,约5 min。治疗手法:医者拇指沿督脉的风府、哑门到大椎穴一段的酸胀点,行点揉推拿;沿膀胱经的大抒穴至天柱一段的酸痛区或条索状硬块进行点揉、弹拨数遍;拇指揉压风池、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等,以患者感到酸胀为佳,约5~10  min;医者双手抱病人头部向前上方拔伸,在轻度牵引下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再转向中立位,将头颈前屈后伸数次,然后用一手把住患者颞顶部,另一手托下颌,前臂压肩峰部,做相反方向的分离动作,牵拉颈侧部肌肉,左右各1次;整理手法:患者端坐,医者依次按揉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各1 min,再在患肢自上而下做滚法3~5 min,再以双手掌面夹紧患肢,快速搓动,从肩部向下移至腕部,施术3遍,然后牵引、抖动上肢数次,最后提拿肩部结束。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1]
 
  治愈:颈部疼痛消失,颈椎活动正常;好转:颈部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改善。按优良率评定:1次痊愈者为优,3次痊愈者为良,3次以上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本组147例,优89例,良5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

  4  讨论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颈肩痛”“颈背痛”“痹症”“眩晕”“痿症”的范畴[2]。本法先在枕部及颈背交界附近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电磁波具有良好的温热作用,人体组织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后,引起离子和水分子振荡,分子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能,作用于深层组织,有明显的扩张深部血管,改善循环、消炎和止痛作用。再配合以手法治疗,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松解黏连,可纠正颈椎小关节错缝,调节改善颈椎局部充血水肿的状态,通过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缓解了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颈椎对神经、周围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3?4]。

【】
    [1]孙 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472?47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

  [3]喻香兵,许少健,施 杞.施氏手法按压耳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47.

  [4]叶龙光.中医药为主治疗颈椎病366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