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鞠衍松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安全有效

  【论文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与灯盏花素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U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71.05%和89.4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全部耐受治疗,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安全方便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近年来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病逐渐增多,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极易为AMI或猝死,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资料显示,在UAP发作期,冠脉造影和血管检查发现冠脉内血栓高达40%~85%,这就为我们在UAP发作时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克赛)加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UAP患者76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标准),男44例,女32例,年龄60~79岁,平均69.5岁,随机分为两组:①常规治疗组38例,其中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15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14例,自发型心绞痛4例,混合型劳力性心绞痛5例;②低分子肝素(LMWH)组38例,其中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14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14例,自发型心绞痛5例,混合型劳力性心绞痛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绞痛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无出血性疾病史,无严重肝肾损害,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如休息、吸氧、口服ASA75~150 mg/d,消心痛10 mg/6 h,并可根据病情选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静滴硝酸酯类或其他降压、调血脂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LMWH克赛)4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灯盏花素(湖南恒生制药厂生产)50 mg加入5%GS2 50 ml中静滴,1次/d,共用14 d。两组常规做心电图1次/d,心绞痛发作时随时做心电图。治疗期间每日观察: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间隔时间;②心电图ST-T改变;③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并观察出血并发症及药物过敏或其他反应。 
   
  2 疗效评定及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心绞痛发作减少80%以上,心电图原有ST段下移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或疼痛时间缩短,心电图有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心电图无改变或平坦T波变为倒置,倒置T波加深。
  2.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57.89%)、有效12例(31.58%)、无效4例(10.53%),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显效14例(36.84%)、有效13例(34.21%)、无效11例(28.94%),总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两周两组患者均无猝死发生,治疗组无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有两例(5.26%)。治疗组除4例(10.25%)出现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瘀点、瘀斑,1例静点灯盏花素第1天出现面部微红外,无其他部位出血及过敏等不良反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3.1 UAP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即冠状动脉腔内有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同时组织因子释放,触发凝血过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目前多主张采用抗凝疗法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本组资料显示,选用LMWH加灯盏花素组在治疗近期心绞痛发作次数、间隔时间、心电图ST-T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 
  3.2 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与普通肝素相比,血浆半衰期长,分子量低,生物利用度高,不易被血小板第IV因子灭活,能抑制凝血酶的生成而发挥溶解血栓(富含血小板的血栓)的作用,具有更高的抗栓活性和稳定的抗凝效果,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出血并发症少,不需要抗凝监测,每日2次皮下注射,使用方便安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对缓解病情,防止病情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灯盏花素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缺血作用,使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使不完全堵塞的血栓溶解,改善冠脉循环,纠正心肌的缺血缺氧。而且灯盏花素无明显不良反应。 
  本组资料显示,低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迅速发挥抗凝、溶解血栓、抗炎作用,快速缓解心绞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严重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损害,使用方便、、安全、疗效满意。 
   
   
  1 王丽娟,王勇.灯盏花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1):1323-1325. 
  2 乔纲,郑丽丽,张芳.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