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浦明娟 邬萍雨 骆继芳
【关键词】 宫内残留物
宫内残留物表现为药流后间断性阴道出血时间长于2周或继发性闭经,常并发不全流产,诊断可依赖诊断性刮宫和血βHCG检测。诊断性刮宫是一种创伤性手术,血βHCG检测也可<10mIU/ml而视为宫内无残留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选用高分辨率探头,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和高敏感性的血流信号,图像质量优于经腹超声。现对本科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药流后宫内残留物45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45例宫内残留物均为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本院门诊进行药流的患者,年龄18~45岁,药流后见绒毛排出,但有反复阴道流血史或继发性闭经,残留时间13~59d,全部病例经超声诊断,再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
1.2 方法
采用LOGIQ-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5~7.0MHz。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探头外罩避孕套并用碘伏消毒后缓缓送入患者阴道,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及宫腔内回声情况,当发现宫腔内有异常回声团块或子宫内膜回声欠清晰完整时,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内部、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血流信号及分布情况,然后用脉冲多普勒(PW),获取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内血流频谱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2 结果
2.1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βHCG比较
45例宫内残留物最后全部经清宫术后经病理证实。血βHCG≥10mIU/ml 40例(占89%),<10mIU/ml 5例(占2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局部宫壁组织内有明显血流信号(呈丛状或条状)38例(占84%),血βHCG均≥10mIU/ml;局部宫壁组织内血流信号稀少(呈点状或短线状)7例(占16%)中血βHCG≥10mIU/ml 2例,<10mIU/ml 5例。
2.2 清宫前后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比较
清宫前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内有血流信号,清宫后局灶性血流区消失。
2.3 声像图表现
子宫声像图表现:子宫大小与残留物多少有关,残留物越多,子宫越大,微量残留时子宫可正常大小,宫壁实质回声可正常,或残留物附着处实质回声光点稍增粗,分布欠均匀。残留物声像图表现[1]:微量残留时,宫腔内膜回声欠清晰完整,回声欠均匀;残留物较多时子宫肌层近内膜面见局灶强弱不均回声,呈条块状、扁平状或团块状等;残留物合并宫腔积液时,残留物与对侧宫壁间可见分离液性无回声区,液性无回声区内常可见不规则分布的偏强回声及点状强回声(图1,2)。残留物的多普勒彩色血流信号(CDFI)特点:残留物与局部宫壁组织出现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其大小与残留组织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脉冲多普勒(PW):记录到类滋养层血流频谱,流速高于正常滋养层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值0.43(0.36-0.57)。
3 讨论
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或闭经最常见的原因是蜕膜组织残留或微绒毛缺损及残留。药物流产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失败率仍很高。所以药流后虽然见到绒毛,但间断性阴道出血时间长于2周或继发性闭经者,应考虑到不全流产的可能。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可依赖诊断性刮宫和血βHCG检测,诊断性刮宫是一种创伤性手术,血βHCG检测也可≤10mIU/ml而漏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探头靠近子宫,不受体形肥胖、腹部瘢痕、肠腔充气等因素的干扰,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和高敏感性的血流信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完整的胚囊残留或残留物较多时二维超声容易诊断。药流后不全流产,残留物有时较少,二维超声不易诊断,但彩色多普勒检查,通过彩色血流信号(CDPI)可见残留物与局部宫壁组织出现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其大小与残留组织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残留物越多,血流丰富区越大,残留物越少,血流丰富区越小;残留时间越短,局部血流越丰富(呈丛状或条状),残留时间越长,局部血流越少(呈点状或短线状)。残留时间长血流稀少与残留物的变性、坏死、机化有关。对残留物,PW记录到类滋养层血流频谱,流速高于正常滋养层血流。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药流后不全流产所致的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根据血流信号检出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和定量,为临床处理提供客观依据,如能结合超声引导下刮宫,可以完全避免诊断性刮宫的盲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药流后临床疑诊不全流产的患者,应首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1 陈常佩,陆兆龄,编. 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