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复合树脂修复后牙一年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论文摘要】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盲法的试验设计方法比较可压缩型复合树脂(P60,3M,USA和混合型复合树脂(Z250,3M,USA)修复后牙Ⅰ类洞一年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名患者的50对后牙按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60/SingleBond 2修复,B组采用Z250/SingleBond2修复。术后1年后回访,采用改良的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标准对修复体进行直接评价。结果:术后即刻评价100个修复体均为临床可以接受。术后一年时,有86个修复体参加了回访。除了B组有一例因为边缘折裂而失败外,其余修复体在和1年后均为临床可以接受。两种充填材料的修复体在颜色匹配(P=0.500);边缘完整性(P=0.500);解剖外形(P=0.500);表面结构(P=0.500);继发龋(P=1.000);术后敏感性(P=1.000)6个指标上均未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复合树脂在临床上应用其修复后牙一年后效果均令人满意,且二者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随着口腔牙体修复新技术的及各种新型粘结修复材料的不断开发研制,并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口腔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复合树脂来替代银汞合金修复后牙的牙体缺损,恢复外形及行使功能。这主要归因于树脂拥有银汞合金没有的以下几点特性:①美观②环保③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是通过化学微机械粘结力而不是单纯的机械力结合④最大限度保存健康牙体组织。后牙复合树脂自从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填料的分布、粒度及含量、复合树脂的机械及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减少聚合收缩,增强其耐磨损的性能,临床操作性能大大提高。国外口腔界的学者及临床医生已经对应用于后牙区修复的复合树脂进行实验室体外性能的研究及对其直接修复后牙窝洞效果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试验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盲法的试验设计方法,直接评价了可压型复合树脂(P60,3M)和传统混合型复合树脂(Z250,3M)与其相应配套的全酸蚀系统修复恒后牙Ⅰ类洞一年临床效果。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和分组
2006年10月到12月分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病人中进行筛选,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志愿者32人,共计50对患牙,要求至少有一对磨牙或前磨牙有相似病损,征得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2007年3月开始进行修复,在两个月内完成。
分组:选用材料的顺序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来决定:A组用P60修复, B组用Z250修复。
2.操作方法与步骤
窝洞预备时,彻底去除龋坏组织或原有旧修复体,按照粘接修复的窝洞设计原则进行预备,具体为不做额外的预防性扩展及倒凹预备,要求窝洞壁圆滑,用火焰状金刚砂车针在持续水冷却下预备洞缘釉质斜面。用棉卷和吸唾器隔湿,仅在唾液或龈沟液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使用橡皮障隔离。超细金刚砂车针(30μm)持续水冷却下修整外形,并进行抛光。
3.评价方法与标准
采用改良的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由不参与修复治疗的两名医生分别进行临床检查,他们各自对每一项检查指标独立做出评价结果。在此之前,这二人已经过系统培训,对临床上的100个其他树脂修复体进行评价,该二名评价者之间的临床评价不一致Kappa值大于0.88。
4.回访与检查
在术后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回访。回访时进行常规口腔检查,牙髓活力测定,拍摄数码照片。
5.统计学分析
临床获得的直接评价等级配对资料用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
在参加本临床试验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2名志愿者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20.5岁。术后1年按时回访的患者为27人,5个人未按时回访复查,失访率为15.63%。一年后参与评价的修复体数为43对,共计86个。
1.临床评价的结果
该临床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树脂P60和Z250修复后牙I类洞的效果在一年的观察时间内均为临床可以接受。
2.统计学分析结果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统计结果显示,两种修复材料术后一年修复效果在颜色匹配(P=0.500),边缘完整性(P=0.500),解剖外形(P=0.500),表面结构(P= 0.500),继发龋(P= 1.000),术后敏感(P= 1.000)等方面均未显示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讨论
在一项关于后牙区域用树脂修复的Meta分析中,复合树脂的五年成功率达90%。国外学者将混合型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窝洞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国内研究认为混合性复合树脂的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但结果存在争议。可压型树脂P60它与普通的标准型树脂相比,采用的是高度粘附的树脂基质,使得其不受口腔温度的影响,保持可压性,有与釉质相近的磨损率。基质交联的特性使得树脂的流动性降低,能够更好的传导充填时的压力达到紧密充填。混合型复合树脂Z250出可以用于修复前牙及后牙的牙体缺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受口腔内温度的影响,该材料操作性能较可压型树脂P60差些,粘器械,拉丝,且不易压紧。
本试验在设计时严格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使用随机数字表选择修复材料修复同一患者口内条件相似的配对的牙齿,实行自身对照,减少患者异质性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随机化、自身对照和盲法原则的使用,大大减少偏倚和几率对结果的影响,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结论
在一年的临床观察期间内,可压型复合树脂P60的成功率为100%,Z250复合树脂的成功率为98%,结果表明两者作为后牙直接充填材料在短期内均是适合的。但是长期的临床评价仍然是必要的,因为一些材料的变化在两年以后变得更加的明显,需要继续延长观察期限,进一步测量比较其边缘完整牙合面磨损情况及继发龋等。长期的关于复合树脂的临床试验对于预测材料的使用寿命期限相当重要,但可以为材料的远期修复效果提供依据和。
下一篇: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诊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