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临床诊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俞娜珍 时间:2010-07-13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应该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心血管疾病也开始向中年人甚至青年人蔓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随着老龄化不断增长,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常见于体内各器官,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细胞本身的各阶段退行性病变。心血管系统的老年性改变为全身老年性改变的主要根源,其间存在着互相助长的关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全面了解熟悉老年心血管病特点,对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本人一直从事老年病诊治,现将个人所得简单介绍如下。
        1  心血管系统的老年性改变
        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周围血管阻力增加。(2)心室顺应性减弱。(3)心脏瓣膜钙化。虽然近20年来由于阿斯匹林等使用以及中草药制剂在改善微循环方面带来很大的效果,血粘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讲诸多老年病仍有增无减。
        2  老年患者常常多种疾病并存
        老年人的发病特点之一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如果全身情况尚可、平时注重保健的则能处于代偿或相对稳定状态,对目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应该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心血管疾病也开始向中年人甚至青年人蔓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随着老龄化不断增长,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常见于体内各器官,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细胞本身的各阶段退行性病变。心血管系统的老年性改变为全身老年性改变的主要根源,其间存在着互相助长的关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全面了解熟悉老年心血管病特点,对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本人一直从事老年病诊治,现将个人所得简单介绍如下。
        1  心血管系统的老年性改变
        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周围血管阻力增加。(2)心室顺应性减弱。(3)心脏瓣膜钙化。虽然近20年来由于阿斯匹林等使用以及中草药制剂在改善微循环方面带来很大的治疗效果,血粘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讲诸多老年病仍有增无减。
        2  老年患者常常多种疾病并存
        老年人的发病特点之一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如果全身情况尚可、平时注重保健的则能处于代偿或相对稳定状态,对目前健康尚未构成威胁。一旦伤风感冒发热或其他情况发病,则心血管疾病随即发病,互相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糖尿病、肺部疾病、高脂血证等多种疾病并存时,心血管系统的退变明显加重,而且临床表现复杂,给诊治带来一定难度。
        合并存在其他慢性疾病,除主要的心、肺、脑疾病以外,常合并肝、肾功能减退、消化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前列腺增生等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严重影响预后。
        3  心脏疾病种类很多,临床分类至关重要
        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病因,大多数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首先会考虑冠心病,但必须指出的是老年心脏病并非都是冠心病,而且老年也可患年轻人的常见病,甚至患一些罕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很难得到早期诊断。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借助诊疗手段,大大提高了诊治能力,但早期的一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以致延误治疗。
        4  全面掌握心血管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特点
        与青年人相比较老年人具有患病病程长,发病缓慢,易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等诸多特点。尤其有较多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也显然较年轻人多。特别是伴有糖尿病者并发无痛性心梗,更是屡见不鲜,容易因延误诊断而丧失最佳时机。
        在患者住院期间如果医护人员警惕性不高,对于一些早期症状没及时发现,病情突变时来不及抢救,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那将导致更大麻烦,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5  老年人多种疾病恢复过程缓慢
        老年人发生急性病变后,受损组织的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过程较年轻人缓慢是普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血管基础情况较差,心梗后功能恢复常不理想。泵衰竭较多见,中、远期预后较差。如果情况不佳、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排痰排便不畅及肺炎、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这些附加情况和并发症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另外肺部感染使血氧分压更加降低。全身失水缺氧加重、痰血瘀阻常常发生肺栓塞甚至成为猝死诱因等等。
        6  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谨慎
        据资料统计:40岁前后的年轻人器官功能为100%,60岁时为70%,90岁时器官功能仅余40%,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开始急剧下降,这个基本情况有助于理解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由于用药种类和剂量上的受限,对老年患者应强调综合调理,包括饮食、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护理,都显得十分重要。有的患者全身有7-8种病,有的医生甚至会开10余种药,也不考虑老年人吸收和排泄情况,那是危险的。急则治标,慢则治本。
        7  老年人心血管病总体预后较差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预后较差。以急性心梗的住院情况来看,60岁以下的为8%,60-69岁约14%,70-79岁约18%,80-89岁约占40%,90岁以上的有70%左右。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新入院患者即使不是心梗入院,有的慢支感染肺气肿,或其他原因急诊入院,我们也通常会急查心梗三联,近年来阳性比例高达35%左右,所以我们对老年病分析诊治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分析原因:有以下情况值得我们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1)随着年龄增高而预期寿命减低。(2)体内各主要器官功能减退,并存多种疾病。(3)临床表现不典型,比如有些肺炎根本不发热,而且血象也不高,中性细胞和白细胞经常正常,再则就诊较晚。(4)再梗及多次心梗病例较多,有并发症者多。临床所见直接死因中,除心律失常及泵衰竭外,感染、糖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也较多见。因此,要求我们在医疗工作及临床诊治中不可单纯着眼于心血管病,必须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技能,采取多方面的防范措施,才能及时察觉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尤其当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同时也应具备防范意识,有些重大疾病应该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防患于未然,互相理解才能和谐社会,强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