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脱氨酶测定的临床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ADA) 临床应用 诊断
腺苷脱氨酶(ADA)为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肝脏含量约为小肠的7%~10%。肝内ADA90%存在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其余在细胞核内。此外,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活性约为血清的40~70倍,T淋巴细胞比B淋巴细胞该酶活性更高。
ADA增高是T淋巴细胞对某些特殊病变局部刺激产生的一种反应,其与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数量有密切关系。因此ADA的检测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颇受关注。
1 肝胆疾病的诊断
ADA是反映肝损伤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项目之一,肝实质损害时,血清ADA活力升高。血清中ADA主要来源于肝脏,因为它是肝细胞的胞浆酶,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就会增强,致使血清中的ADA酶的活性升高,故该酶可以作为反映肝实质损伤的指标。1.1 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存病变研究表明,在急性肝炎时血清ADA活性增高,其阳性率高于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2GT)。而且由于ADA恢复正常较迟,较ALT、γ2GT更能正确反映急性肝实质损害,并有助于探测急性肝炎的残存病变。但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常明显升高。急性肝炎后期ADA升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后者迟,并与组织学恢复一致。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1.2 协助诊断慢性肝病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许多研究中都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DA值显著升高,且较持久,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A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因此,检测ADA有助于CAH和CPH的鉴别诊断。1.3 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ADA活性差异与肝细胞损害关系不大,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增加。1.4 有助于黄疸的鉴别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及肝硬化伴黄疸。急性黄疸患者,检查ADA、ALT、γ2GT,若均增高,则为肝细胞性黄疸,诊断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86.4%;若ALT正常或增高,γ2GT增高,ADA正常,则为阻塞性黄疸,诊断灵敏度为86.4%,特异性为90.0%;若ALT、γ2GT均增高,ADA≥35U/L,则可排除阻塞性黄疸的诊断。2 浆膜腔积液的辅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依据之一是在胸腔积液中找到结核杆菌,但目前胸液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极低。另一种方法是胸膜活检,但胸膜活检取材不易,且阳性率偏低。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ADA对诊断结核性渗出液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优于活检和细菌学等法。ADA活性测定已经成为结核病诊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结核性胸腹腔积液ADA活性显著增高,癌性胸腹腔积液不增高,而血清中ADA活性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另外,脑脊液ADA检测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REBRIA检测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并作了大量对照后得出结论,其A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人。另有研究表明,脑脊液中ADA活性测定在鉴别病毒性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达到了95.5%,对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价值。结核性脑膜炎显著增高,病毒性脑炎不增高,颅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稍增高。
此外,腺苷脱氨酶测定还对白血病和伤寒的早期诊断有辅助意义,ADA活性测定将成为越来越多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也是检验医学特别是临床化学的重要检测项目。
参考: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3-315.
[2]徐克诚,孟宪镛.临床肝胆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7.282-283.
[3]李延伟,赵洪涛,品晓霞等.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内科杂志,1990,(4):206.
[4]吴瑶,沈云峰,张玲等.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及在肝病中的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版),2003,31(2):76-77.
[5]蒲泽安,刘仲魁.血清腺苷脱氨酶在干细胞性黄疸与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15(1):88-89.
[6]廖增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J],新医学杂志,2001,(7):395-396.
[7]谭明旗.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J],新医学杂志,2001,(7):394-395.
[8]REBERIA E.Adrenosine deaminase level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in tuberculosis[J]. J Infect Dis,1987.155.
[9]邱丽华,王学东,刘国利等.检测脑脊液诊断结构性和病毒性脑膜炎[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24(3):238-239.
上一篇:颅脑损伤病人夜间病情观察体会
下一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