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素平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元月至2008年12月156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中正确率97.6%,假阴性率(漏诊率)2.4%,敏感度为100%。(2)阴道镜醋白上皮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CINI 88.3%、CINⅡ 93.3%、CINⅢ 100%。(3)宫颈疾病以35-45岁之间占的比例最大(48%)。结论  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结果准确可靠,特别对CIN早期诊断,早期,减少宫颈癌发生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技术利用强光线穿过上皮数层细胞射入基质,再反射出来形成图像,通过观察图像的颜色、构型、边界、血管、碘着色等特点,判断宫颈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临床上易被忽视的光滑子宫或轻度糜烂的子宫颈患者,也能及时发现早期的隐患,并同时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化验。本文156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2008年元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的患者156例。年龄在25-78岁,平均年龄36岁。其做阴道镜检查156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125例,宫颈炎31例。 
        1.2 临床症状  病例选择:(1)有自觉症状,如性交出血或白带增多等;(2)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或者LSIL;(3)临床观察可疑者;(4)久治不愈的宫颈炎者;(5)有癌症家族史,患者要求排除宫颈癌者。 
        1.3 方法和仪器 
        1.3.1 方法  患者于月经干净3天后进行阴道镜检查,怀疑恶性病变者、非经期均可检查。检查前48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冲洗及妇科检查。 
        1.3.2 仪器  采用珠海金科威光电阴道镜。 
        1.3.3 阴道镜检查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操作,窥器暴露宫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初步观察,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涂宫颈表面,观察宫颈血管有无异常。之后于宫颈表面涂3%醋酸,仔细观察宫颈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及转化区,最后以卢戈氏碘液涂抹宫颈,于图像显示可疑病变区取1-4块组织。如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则常规在转移带3、6、9、12点活检,组织分瓶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科检查。 
        2  结果 
        2.1本研究156例患者,经阴道镜确诊为CIN 125例,经病理最后确诊为122例,占80%。CIN发病年龄在25-78岁之间,其中35-45岁之间发病者比例最大,占48% 
        本研究156例患者经阴道镜诊断CIN 125例,其中CINI 77例、CINⅡ 30例、CINⅢ 18例,慢性宫颈炎23例、宫颈癌8例。最后病理确诊为CIN 122例、诊断符合率97.6%。由于病变在颈管内使阴道镜漏诊CIN  3例。假阴性率(漏诊率)2.4%。阴道镜检查对CIN诊断敏感性达97.6%。 
        2.2 CIN的阴道镜图像。 
        CIN中醋酸白色上皮出现率最高占83.20%(104/125),故阴道镜下有白色上皮出现应定位活检。 
        2.3 CIN分级与宫颈糜烂程度。 
        在CINI中轻度糜烂占41.56%,CINⅡ占50%,CINⅢ占55.56%,故不能以宫颈糜烂程度判断CIN分级。 
        3  讨论 
        3.1阴道镜检查对CIN诊断的临床价值  由于CIN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中一部分可能进展为宫颈癌,故对CIN的早期诊断十分必要。但CIN肉眼观察往往无特殊变化。而阴道镜检查由于其放大能力强,加之醋酸试验、碘试验,明显提高了CIN诊断的阳性率、降低了漏诊率,降低了有创宫颈活检的盲目性,本研究阴道镜检查156例,125例被阴道镜诊为CIN,其CIN 检出率80%,最后经病理确诊为CIN 122例,宫颈癌8例,宫颈炎14例,故阴道镜对宫颈病变(包括炎性病变、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为97.6%,敏感度为100%,假阴性率(漏诊率)为2.4%。 
        3.2 本研究资料显示,CIN在阴道镜下所表现的图像多种多样,但最多见醋酸白色上皮的图像占83.2%,既可单独出现,又可与点状血管和(或)镶嵌等图像同时存在。醋酸白色上皮图像对CIN诊断的敏感性高,CINI 88.3%、CINⅡ 93.3%、CINⅢ 100%。其原理是异常增生的上皮内细胞核容量不断增加,致使涂醋酸后上皮变白色,增生的上皮越厚,白色程度越差,甚至呈阴暗灰白色。故对于醋酸白色上皮区应常规活检。 
        3.3宫颈癌的年龄分布趋势  宫颈癌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将会明显改变宫颈癌的发生率和预后。 
        阴道镜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这种可能。本研究发现:CIN的高发年龄在35-45岁之间,可能与其处在性活动高峰时期有关。因此,我们对3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定期筛查会及时发现CIN并予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张志胜主编.阴道镜图谱.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5. 
[2] 徐爱娣等.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51-752. 
[3] 钱德英,曾江海.宫颈癌前病变的阴道镜与病观察.中国内镜杂志,1998,4:13-15. 
[4] 戴丽玉等.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意义.福建医药杂志,199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