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干扰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詹安南 陈勇平 梁兴澜

【摘要】  目的  探讨a-干扰素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用a-干扰素500u im qod治疗,辅以潘生丁100mg Tid抗凝,ACEI保肾。每两周分别观察肝肾功能、HBVDN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肝肾功能,降HBVDNA量及尿蛋白阴转率诸方面有显著性疗效。结论  乙肝相关性肾炎表现肾病综合征,病毒复制活跃,a-干扰素对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
【关键词】  a-干扰素  HBVDNA阳性  乙肝相关性肾炎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V-GN 发病率也较高。a-干扰素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HBV-GN的治疗。并对其疗效、安全性诸方面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治疗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6~57岁,平均28.6±9.3岁。符合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表现肾病综合征,病毒复制活跃。
        1.2 诊断标准 1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9 年北京座谈会上提出的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1]: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 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其它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③肾组织切片中检测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1.3 病理类型  15例HBV-GN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其中膜性肾病8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
        1.4 实验室检查 15例HBV-GN均查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定量,24h尿蛋白定量,B超,肾功能BUN,CR。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上述指标。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 15例患者予以a-干扰素,隔日1次,每次500单位肌注;疗程半年。同时给予保肝、抗凝支持及对症治疗。
        1.6 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疗效标准, 以8周为观察点,从症状改善、HBeAg转阴、尿蛋白转阴或减少、HBVDNA 滴度下降以及实验室检查来评估。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肝、肾功能正常, HBVDNA滴度转阴,血尿常规正常; ②显效: 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肝肾功能正常, HBVDNA滴度转阴,尿蛋白、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 ③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肝肾功能基本正常,HBVDNA滴度较治疗前下降<50% ,尿蛋白、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 ④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HBeAg阳性, HBVDNA滴度、尿蛋白、尿红细胞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15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0%。
        3 讨论
        HBV感染有器官泛嗜性,除了肝脏,可累及肾脏引起肾脏损害。自1971年Combes等[2]报道第1例肾病综合征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专题讨论。可能的机制有: ( 1)乙肝病毒抗原- 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分子量大,参与了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3]; (2)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而致肾脏损害, Lai KN等在部分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中发现HBVDNA存在,认为与疾病进展有关[4]。张爱平等报道,应用原位杂交和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在肾组织切片中亦检测出HBVDNA的存在[5]; (3)感染导致自身免疫损伤。
        HBV - GN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肾病综合征和隐匿性肾炎多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及膜增殖性肾病为主。HBV-GN有不同意见,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使尿蛋白减少甚至消失。但激素会延缓宿主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弊大于利[6]。现在抗病毒成为HBV-GN治疗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有干扰素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面临YMDD 变异的风险,阿德福韦虽降低耐药发生率,但有一定的肾毒性,治疗HBV-GN 受到了一定限制。a-干扰素(IFN- a)是一种有效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是免疫调节和诱导细胞Jak-STAT信号传导系统激活靶基因,编码合成抗病毒蛋白并建立细胞抗病毒状态,IFN- a主要通过免疫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疗效比较稳定[7]。
        推荐剂量:成人和16岁以上青年肌注,隔天一次,每次500单位。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热(特别见于首次用药),肌肉关节疼痛,疲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般可耐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HBV-GN提供了新选择,是治疗HBV-GN的首选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J]. 中华内科杂志, 1990, 29 (9)∶519-521.
[2] Combes B, Shorey J, Barrera A, et al. Glomerulonephritiswith deposition of Australia antigen antibody complexes in glomerular basementmemberane[J]. Lancet,1971,2(7718)∶234.
[3] Lai KN, Lai FM, TamJ S, et al. IgA nephropath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adults: the pathogenetic ole of HBsAg[J]. Pathol, 1989,157(4)∶321.
[4] Lai KN, Lai FM, Tam TS, et al.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IgA Nephropathy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emia in endemic areas[J].CLin Nephrol, 1988, 29∶229.
[5] 张爱平. 乙型肝炎病毒(HBV) 相关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中HBVDNA分布的分子生物学检测[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7, 11 (3)∶237-239.
[6] Bhimma R, Coovadia HM.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J]. Am J Nephrol, 2004, 24 (2)∶198-211.
[7] 黎磊石,刘志红等主编. 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