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和丙泊酚在无痛流产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秀玲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流产
本院妇科门诊自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人工流产术前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镇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就诊的年龄在20~36岁育龄妇女,孕45~60天;B超检查示:早孕,妊娠囊2.0~4.0cm,要求人工流产,且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的患者100例。
  1.2 方法 患者空腹4~6h,由专职麻醉师静脉给药。 依次注射芬太尼0.05mg,丙泊酚1.5~2.0mg/kg,面罩吸氧,患者入睡后行人工流产术,根据患者手术刺激反应可追加丙泊酚0.5~1.0mg/kg。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症。约30s可进入睡眠状态,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3min,医生便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需要10~15min。
  1.3 效果 孕妇由于使用了上述两种药物,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病人在术后30min即能自行离院。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合用,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在麻醉下手术,孕妇处于睡眠状态,感觉舒适,全身放松,不再因疼痛而乱动,听不到孕妇痛苦的呻吟,医生可以在完全没有干扰下实施手术,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并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孕妇入睡或无意识呻吟,完全无痛苦;有效:患者基本安静,感轻度腹痛或牵张感;无效:患者感明显腹痛,大声呻吟,躁动不安。
  2 结果与不良反应
  2.1 结果 100例患者显效9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到100%。
  2.2 不良反应 10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推药过程中有短暂呼吸抑制,考虑为推药速度过快所致,持续时间很短,托起下颌,面罩吸氧可缓解。5例患者术中宫缩欠佳,给予静推缩宫素10u,恢复宫缩。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清醒后仅有轻微头晕等症,休息后消失。所有患者术中出血均不多,无人工流产综合征,无子宫穿孔、不全流产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麻醉药,静脉注射起效快,时间短,苏醒快,经肝脏代谢,体内无蓄积,且能抑制迷走神经,减少了对迷走神经的过度刺激,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手术过程中患者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避免了由于精神紧张,与医生配合不好而导致的子宫穿孔、出血、不全流产、漏吸等并发症。手术医生也因患者无痛感、合作手术而使心态平静,手术技能发挥正常,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但单独应用剂量偏大,且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与芬太尼合用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芬太尼有抑制呼吸和血压的作用,在给药前和术中给予吸氧、缓慢静注药物可有效防止呼吸和血压抑制。两药合用是比较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