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舒血宁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姚小军,白冬梅,文军宝,王晨,孙成都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葛根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名,随机分为舒血宁联合葛根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0例)与葛根素组(简称对照组60例),在其余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临床治愈率31.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临床治愈率16.7%;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葛根素;舒血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Puerarin combination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Puerarin combination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group (treatment group including 60 cases) and Puerarin group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60 case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were inspec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dealt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as 95.0% in thetreatment group and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too(31.7% vs16.7%,P<0.05) Conclusion     Puerarin combination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is a better treatment projec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out obvious side effect.

  Key  words: Puerarin; shuxuen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为探讨舒血宁联合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治疗的疗效,我院于2005年7月—2008年2月应用舒血宁联合葛根素治疗60例AIS患者,并与单用葛根素治疗的患者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为我院2005年7月—2008年8月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在发病后72 h 内,平均40 h 就诊入院的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主要表现为一侧面瘫、肢瘫、语言障碍及轻度的意识障碍,对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肺功能不全、第2次发生脑梗死、有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及血制品史、妊娠期妇女、高血压危象的患者不予入选。将120名患者随机抽组分为舒血宁联合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4~75岁,平均(57.3±3.6)岁。葛根素组(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3~76岁,平均(56.2±3.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9 mg 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滴,另用葛根素注射液(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麦洛平)300 mg 加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250 ml 中静滴,均为1次/d,连续用药7 d 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葛根素注射液300 mg 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250 ml 中静滴,1次/d,连续用药7 d 为1疗程。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对于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的患者予以相应治疗。

  1.3     疗效判断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7、14、21 d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水平状态标准进行评分[2],治疗结束后综合患者的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减少),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改变(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4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 d 后测定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临床治愈率(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和临床治愈率(16.7%)(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热2例、皮疹1例、颜面部水肿1例),治疗组出现1例(发热)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     见表3。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 d 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 d 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血流动力学的比较(略)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略)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我院地处高原地区, 由于高寒缺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发,血液黏稠度大,是AIS的高发区。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神经元的机制包括(1)兴奋性氨基酸与自由基:脑神经元在缺氧缺血状态下,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谷氨酸浓度增加,激活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离子通道开放,Ca2+ ,Na+ ,Cl- 进入细胞内,破坏线粒体的正常运转,线粒体能量产生减少,逐渐耗竭,最终导致细胞能量危象和细胞死亡。同时自由基在神经元的凋亡中也起重要的作用。(2)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内钙超载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缺血性脑损伤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4异戊丙酸(AMPA)受体,导致Ca2+内流,膜电位的去极化使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以及Na+、Ca2+交换使Ca2+的内流进一步加剧。钙超载及其所触发的一系列有害代谢时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3]。(3)一氧化氮(NO):NO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中通过直接损伤DNA,或氧化生成过氧化亚硝酸盐,抑制DNA修复酶激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合成酶,使细胞能量衰竭。(4)原癌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Bcl?2家族蛋白是凋亡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相对立的两大类蛋白:①抗凋亡作用的Bcl?2、Bcl?w、Bcl?xl等;②促凋亡作用的Bax、Bak、Bcl?xs。还有细胞色素(Cytc)、Caspase家族、即早基因(IEGs)等。舒血宁是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A,研究[4~5]证实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清除氧自由基、抗缺血缺氧、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并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6]。脑缺血缺氧时,无氧糖酵解增加,乳酸(Lac)大量产生,Lac本身对神经细胞具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并加剧细胞毒性脑水肿[7]。舒血宁能对抗脑缺血后神经源性NO和EAA的神经毒性损伤[8]。还能有效调控缺血性脑损伤后Bcl?2和Bax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神经保护作用[9]。葛根素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能抑制血栓素Az,可有效地增加脑微循环血量,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特别是缺血边缘区侧支循环的开放,使半暗区的缺血、缺氧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可逆性神经元的恢复。已证明它有扩张动静脉、降低血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促进纤溶的作用,并有利于血管内血栓的清除,改善脑部血流灌注,还可以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NO)的过量生成,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凋亡,进而保护脑组织[10]。葛根素还可以通过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钙含量,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11]。

  综上所述,葛根素与舒血宁联合后从不同途径发挥降低血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可逆性脑细胞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比单用葛根素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两药有协同及互补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疗效,降低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联合后降低了葛根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两种药物的价格较许多同类药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1.

  [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2.

  [ 3] Matsuda T,Arakawa N,Takuma A,et al.SEA0400,a noovel and selective inhibitor of the Na+?ca2+exchanger,arrenuates 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cerebral ischemic models[J].J Phamacol Exp Ther,2001,298(1):249.

  [ 4] Smith PF, Maclennan K, Darilington CL. The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Ginkgo biloba leaf:a review of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J] .Ethnophamacol,1996,50:131.

  [ 5] 郑德泉,董闽田,林锦林.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2):12-13.

  [ 6] 李世英,阎 冰,夏 静.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3):147.

  [ 7] Barker PB,Cillard JH,van Zij PC,et al.Actue stroke evaluatiao with serial proton MR spectroscopy finding[J].Stroke,1995,26:225.

  [ 8] Zhu L,Wu J,Liao H,et al.Antagonistic effects of extract from leaves of Ginkgo Biloba on glutamate neurotoxicity[J].Acta Pham Sin,1997,18:344.

  [ 9] 张继龙,翁方中,陈国华,等.银杏叶对缺血性脑损伤后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56.

  [10] 姜 泓,王 玲,张义和,等.葛根素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08,29:245-246.

  [11] 潘 登,谭 军,孙兆印.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