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 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 29例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 h 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胸片好转。结论 CPAP、PS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占全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0%,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1]。目前随着机械通气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NRDS的抢救成功率。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NICU住院的NRDS患儿33例,男21例、 女12例,胎龄27~35周,出生体重1 000~3 200 g。NRDS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NRDS的诊断,诊断及分级标准参照《新生儿医学》[2]。
1.2 方法 使用的PS为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的固尔苏剂量为100 mg/kg,用药前将药瓶置于培养箱中加温10~15 min,然后用5 ml 注射器抽取,患儿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后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净,将固尔苏分2次气管内注入,给药后用复苏囊加压通气3~5 min 后拔除气管插管改为NCPAP呼吸支持,NCPAP采用英国EME公司生产的Infant Flow System。CPAP初调指标: FiO20.3~0.5、Flow 6 ~8L/min、PEEP 3~5 cmH2O,注入固尔苏后可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参数,注入后6 h 复查血气,24 h 及72 h 复查胸片。
1.3 临床评价标准 有效:(1)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青紫消失反应好转;(2)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3)胸片好转。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血气分析无好转;(3)胸片不见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评价 33例NRDS患儿中有29例经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后呼吸急促、呻吟、发绀等症状缓解,逐渐撤离NCPAP,有4例胸片Ⅲ级RDS患儿经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后病情不好转改为机械通气治疗。
2.2 血气变化 经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后6 h 复查血气pH值、PaO2、PaC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果见表1。
表1 33例NRDS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略)
2.3 X线胸片变化 治疗后24 h 复查胸片,其中26例胸片透亮度明显改善,治疗后72 h 27例胸片恢复正常,2例在治疗后96 h 胸片完全恢复正常,4例胸片加重。
2.4 转归 33例患儿中采用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7.8%。胸片NRDSⅠ~Ⅱ级25例全部治愈。Ⅲ级8例中有4例无效,改为机械通气,其中1例合并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合并严重感染死亡。
3 讨论
NRDS主要发生于32周以下小早产儿,主要是由于PS缺乏而导致肺泡萎陷、肺顺应性降低、肺透明膜形成,临床上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等表现。外源性PS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顺应性,对改善氧合和肺部病变有重要作用[3]。目前PS替代疗法是国内外公认的NRDS的有效方法,但单独使用PS有时不能将NRDS彻底治愈, 需要联合机械通气。NCPAP是在患儿整个呼吸周期第3期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闫爱霞,等均提供一定的压力,维持肺泡处于扩张状态,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小气道的闭合及肺泡的萎陷,和常规机械通气相比,它具有无创性、保持气道完整性以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优点,PS与NCPAP联合应用有利于维持肺泡表面积,改善肺顺应性,NCPAP还可以阻止肺泡-毛细血管膜破坏,减少血浆蛋白渗入肺泡腔减轻蛋白对PS的灭活[4],从而提高NRDS患儿的治愈率。本研究33例患儿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NRDSⅠ~Ⅲ级治愈率达87.8%,其中胸片RDSⅠ~Ⅱ级26例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Ⅲ级8例中有4例改为机械通气,治愈率50%。故强调明确诊断后尽早给予PS与NCPAP联合治疗,有利于迅速改善肺的氧合,阻止肺部病变的进展,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对于胸片Ⅳ级的重度NRDS未列入本研究范围,此类患儿往往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NCPAP联合PS治疗NRD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新生儿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
[1] 余加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J].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643.
[2] 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6:275-277.
[3] 郭 芳.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及治疗[J].,2007,7(6):23-25.
[4] 刘传军,杨震英,陈 震,等.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 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4):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