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血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60例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东霞,唐玉新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急诊;出血;介入

  1990—2006年我院行急诊血管内介入救治各类大出血病人6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46~72岁,平均59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0例(呕血、便血8例,术后胃管大量血性引流物2例,出血量800~1 800 ml),咯血40例(200~600 ml),阴道流血6例(1 000~1 600 ml),腹痛4例(腹腔出血1 000~2 000 ml)。查体:血压低46例,血压正常、脉搏快8例,41例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辅助检查:血色素下降60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54例,胸部X片有结核病灶10例,B超示肝破裂,腹腔积液4例,CT报告肝占位2例,支气管扩张19例,肺癌5例。术前诊断: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8例`,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肺结核咯血1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19例,肺癌咯血5例,可疑肺癌咯血5例,1例咯血原因不详,肝癌破裂腹腔内出血4例,产后子宫出血4例,子宫肿瘤出血2例。全部病例在介入治疗前,均经过1~74 h 的非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先行DSA检查,找出罪犯血管后,60例均实施了靶血管栓塞术,闭塞出血动脉,从而阻断了出血来源。栓塞选用的是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单独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的23例,单一应用弹簧钢圈的12例,明胶海绵和弹簧钢圈联合使用的25例。本组介入治疗的手术时间为30~90(46±0.65)min。
      
  栓塞成功标准:栓塞后即刻复查造影出血动脉闭塞,无对比剂外溢,临床上活动性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1]。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术前血管造影的征象为:42例直接征象是对比剂的外溢和积聚;7例有引起出血原发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的血管造影表现;11例仅表现为血管的紊乱增多。60例患者栓塞术后造影即刻见靶血管闭塞,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出血停止,总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脊髓损伤1例,栓塞后综合征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1例在术后7 d 死于脊髓损伤呼吸衰竭,其余均顺利恢复。介入治疗后诊断分别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胃癌出血2例,小肠出血3例(其中憩室出血1例,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小肠肿瘤破裂出血1例),胆总管结石经12指场镜切开取石术后出血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1例,支气管扩张出血19例,肺癌出血11例,肺结核出血10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产后子宫出血4例,子宫癌出血2例。随访19个月,无再出血。

  3     讨论
      
  急诊医生经常遇到各种类型的出血病人,有时由于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不清楚,确定方案往往很困难。本组结果,充分说明血管内介入技术将诊断和治疗结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诊疗效率,能够让病人出血立即停止,转危为安。
      
  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出血的适应证为:(1)严重的鼻出血,经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咯血或反复咯血,不宜手术或手术复发者。(3)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急性大出血而不能手术者。(4)胆道出血或胰腺疾病并发的消化道出血。(5)腹盆腔外伤或良恶性肿瘤所致大出血。(6)产后大出血。(7)肾外伤、肾肿瘤或膀胱肿瘤所造成的大出血[2]。禁忌证为:(1)出现休克,不能耐受血管造影的危重病人。(2)肝、肾功能严重衰竭,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3)对造影剂过敏者。(4)冠心病、高血压、麻磺碱为药物灌注的相对禁忌证[3]。本组有28例是在输血、输液、抗休克的同时完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
    [1] 周汝明,邱水波,刘闽华,等.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和栓塞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0):1086.

  [2]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汇编[C].沈阳:医科大学出版,2006:38.

  [3] 杨建勇,陈 伟.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M].北京:出版社, 200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