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论文摘要 目的:近5年来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辨证分型、穴位的选择、针具的选择、电针、激光、牵引、推拿、穴位注射、臭氧、影像等方面对近5年来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述报道。结论: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但其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临床以自发性痛、痛觉过敏或牵掣痛为特征,并呈典型的神经阶段性分布。现将近5年来治疗该病的状况综述如下。
单纯针灸疗法:洪氏[1]等采用“腰突穴”、电针加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验穴“腰突穴”,约在脊柱后中线患侧旁开1.0寸、L4/L5节段夹脊穴与大肠俞之间,常规消毒后采用夹持进针法直刺,边进针边调整角度,针刺后接G6805-Ⅱ型电麻仪,以所刺针柄为一电极,该穴旁开1cm处皮肤固定湿棉球作为另一电极,连续波型,电刺激脉冲宽约0.6ms,频率15Hz,最大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刘氏采用辩证分型、节段取穴、施灸及针刺方向各异的治疗方法。取穴:L5/S1取足太阳膀胱经穴,L4/L5取足少阳胆经穴位,L3/L4取足阳明胃经穴位,均取患侧,配双侧腕骨穴。治疗440例患者,总有效率91.4%。穆氏采用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有效率为92.1%。且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孟氏等采用“排针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效果显著。薛氏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疗法,以深刺次髎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总有效率97.5%。余氏采用“强脊四穴”治疗2个疗程后,深刺组总有效率达99.3%。陈氏采用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总有效率为95.46%。姚氏等采用华佗夹脊配合腕踝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总有效率为91.94%。薛氏采用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有效率为94.9%。张氏采用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8例,总有效率为96.5%。黄氏等采用圆利针加环跳齐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总有效率达96.5%。何氏等采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总有效率94.9%。
其他疗法:杜氏[2]采用银质针,针身直径1.1mm,针身长度分别为13cm、15cm和17cm。治疗36例,总有效率为94.4%。杜氏以为有的典型腰痛并发坐骨神经痛多来源于腰椎棘突旁与骶中嵴旁或骶骨背面上的腰部深层肌,它是椎管外软组织创伤性腰腿痛的多见症状。曾氏采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67例,有效率为95.5%。田氏采用穴位埋线合拔罐治疗3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1.1%。吴氏采用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66例患者,愈显率为90.9%。吴氏采用针刺配合闽东草药山冬瓜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总有效率为94.7%。王氏等采用腹针经皮电刺激对腰间盘突出症30例,总有效率为96.7%。腹针TENS具有较好的即时镇痛作用。吴氏等采用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有效率为86.25%。吴氏认为弥可保注射液为甲基维生素B12(又名甲钴胺),它能促进核酸、蛋白质和磷脂的合成,从而促使髓鞘恢复,轴突再生并加速轴浆运转,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疗效机理研究:穆氏认为激光针刀疗法具有比针灸疗效更强的针感,可发挥小针刀和激光的双重作用,对局部粘连,瘢痕等具体病灶进行松解剥离和切割,可解除腰椎软组织的粘连和痉弯,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变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促进椎旁组织的恢复。黄氏等认为腰突穴位在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两经之间,又处在所谓的腰段“背俞功能带”上,与诸脏腑背俞相邻,五脏六腑之气均在此输转,故该穴有振督脉之阳、助膀胱气化、疏通经脉、活血定痛之功。张氏等认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直接作用于邻近韧带、小关节等广泛分布的神经末梢,它的强氧化作用可迅速使致痛的炎性因子失活而减少或失去了对神经束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化学针灸”的止痛作用;臭氧的抗炎作用则是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从而达到抗炎作用[3]。
讨 论
胥氏认为只有把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结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和。同时强调,临床医生应该始终把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放在首位,切不可将影像检查取代一切。同时指出,针灸治疗该病有重要作用,主要以针刺为主,其次是电针、温针、穴位注射、小针刀、刺络拔罐、特种针疗法等,针灸取穴有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根据解剖、神经支配区取穴等方法,再配合牵引理疗,效果很好。根据具体的病情、诊断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制定具体治疗方案。赵氏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表现与症状体征有有限的性,椎间盘膨出程度在2mm,硬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临床出现症状。
近5年来针刺治疗腰突症在临床应用较多,多以综合疗法见长,在针灸方法上,有常规针刺、长针、银质针、腹针、腕踝针、电针、拔罐等针法,还有埋线、穴位注射、臭氧、小针刀、激光针刀等。取穴有腰夹脊、腰突穴、腹穴、腕踝穴、排针透刺法、同神经节段取穴法等。综合疗法多配合腰椎牵引、推拿、TDP灯照射、中药内服、卧床休息、功能锻炼等。
目前治疗(腰突症)的方法很多,观察疗效不一,诊断标准不一,故疗效各异。观察临床疗效者多,治疗前后对比者少,且难度较大。目前配合腰椎牵引多疗效显著。亦有个别患者不宜牵引。今后应在治疗前后影像对比方面有所突破。
1 洪雁,赵枫林,崔卫东.腰突穴电针加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针灸,2007,27(9):671.
2 杜秀全.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失败36例.中国针灸,2007,27(2):111.
3 何校风,李彦豪.臭氧治疗:、现状与未来.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2(5):389.
上一篇:胆囊肿瘤355例流行病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