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尺骨鹰嘴寒性脓肿误诊1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寒性脓肿;尺骨鹰嘴;误诊
病人,女,53岁。1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尤其是夜间疼痛更为明显。在当地按“风湿性关节炎”,给予贴伤湿止痛膏,口服止痛药、封闭等治疗,上述症状无改善。15 d 前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CT示右肘关节骨质增生、尺骨鹰嘴囊性变。查体:体温37 ℃、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右肘部稍肿胀,尺骨鹰嘴压痛明显,无明显纵向叩击痛,旋后时疼痛加重,右肘关节屈伸受限,不能完全伸直,屈肘不如健侧,肌力稍弱,胸片、心电图均正常。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尿、粪常规均正常。临床诊断:右尺骨鹰嘴囊肿性质待定(结核,化脓性炎症,骨囊肿)。术前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后在右臂丛麻醉下行右尺骨鹰嘴囊肿刮除术,肱三头肌膜瓣填塞术。术中见右尺骨鹰嘴部有一约3.0 cm×2.0 cm×1.5 cm 脓腔。抽出米汤样脓性分泌物约10 ml ,有一窦道与右肘关节相通,术中刮除脓液、肉芽组织、死骨及坏死关节面软骨。无水乙醇烧灼创面,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冲洗2遍,链霉素1.0直接涂抹创面。游离肱三头肌肌膜瓣约6.0 cm×2.0 cm,近端离断,向下翻转填塞尺骨鹰嘴空腔,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右膏托固定右肘关节于半伸直位。标本行涂片找抗酸杆菌、培养+药敏,病理检查找到抗酸杆菌。
术后给予:(1)全身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抗感染,抗结核。(2)局部制动:使受累关节活动减少,减轻负重,防止病变扩散,减轻疼痛、肿胀;局部制动过久可引起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故肿胀和疼痛症状减轻后即应解除。
抗结核治疗1年后,复查X线片示右尺骨鹰嘴空腔明显减小,局部钙化;患者全身情况好,体温正常,食欲好,血沉正常,局部无明显症状。
讨论
骨与关节结核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也可经消化管或淋巴途径感染;一般是通过血行到达骨,个别病变可由临近病灶蔓延而来,好发于负重大、易损伤、肌肉附着少的部位,肘关节结核在上肢中占首位,多见于尺骨鹰嘴。起病之初,有低热,倦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局部疼痛,早期多不剧烈。骨关节结核一般均为单发。关节功能障碍早期多不明显,晚期功能受限,甚至发生各种关节畸形,或强直。关节结核病变在关节周围均出现肿胀;位置表浅的病变肿胀可在早期发现压痛也比较明显。
误诊原因:由于患者本人对此病认识不足,拖延了就诊时间;基层医院设备条件欠佳,检查方法又不完善,单纯依靠临床症状或X线片下诊断,早期骨结核由于骨组织破坏轻微,如果没有钙化,X线片很难查出;医生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将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骨肿瘤等很好鉴别;医务人员对骨结核的早期症状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细(追问患者有10年多的低热,乏力,夜间盗汗的病史),致使长期误诊。
下一篇:浅谈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