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肌肉注射晕厥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病人,男性42例,女性54例,年龄16-52岁。其中轻度晕厥反应72例,意识丧失性晕厥24例。
2 病因分析
此类晕厥多因恐惧、焦虑、疼痛刺激等引起,多发生在首次注射,常出现在站立位或坐位时,起病前有短暂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上腹部不适、出冷汗、心慌、无力、视力模糊、改变等症状,如此时能及时发现或引起警觉而使其平卧,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否则将很快出现意识丧失,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伴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弱且慢、醒后无力,重者可有遗忘、精神恍惚,持续数小时才可恢复正常。病例:女,43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病变进行肌注用药,在连续注射的第八天,上午11点30分采取坐式位注射过程中突然发生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面色苍白、瘫坐在地、目光呆滞、随即意识丧失,立即给予平卧,取人中穴强刺激按压及针刺,当时测心率,心脏有短暂停博,脉搏48次/mm,血压9.3/8.0kpa,给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通知急诊内科医生紧急抢救,意识恢复后全身无力,精神恍惚,心电图查出窦性心动过缓,经全力对症抢救用药,四个小时后其病情稳定。
3 预防护理措施
3.1对体弱,精神过于紧张,对疼痛高度敏感的病人,在其接受肌注前应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有信心接受,同时尽量安排其卧位接受注射,掌握二快一慢方法,肌注过程中边注射边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密切观察病人面色、意识、尽量采取穴位按压法减少患者因注射引起的疼痛。本组96例病人晕厥发生时均为坐式位接受注射者,72例在晕厥样感觉期被及时发现,平卧后即缓解,另24例病人出现意识丧失进入真正晕厥期,意识丧失时间最长1例达6分钟。
3.2有报道,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在午间和18:00-19:00两个时间段,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尤以收缩压降低为显著,病人晕厥多发生此时间段与低血压有关。因此对高度紧张,体弱病人,此时间段注射应高度警惕。
4 讨论
门诊肌注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此类晕厥多发生于体弱的年轻女性,可由恐惧、焦虑、疼痛刺激等引起,常出现在站立或坐位注射时、疲乏、饥饿、重病情况下更易发生。
门诊注射室护士对每一位病人均应耐心询问了解病情,在注射前向病人讲解肌注治疗的必要性及肌注药品的良好效果,对其注射一些易过敏的药物时,说明药物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表现及一旦出现过敏护士会采取抗过敏措施,鼓励病人正确表达注射疼痛及不适感觉,尽可能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娴熟的护理技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对有晕针、体弱、精神高度紧张的可疑病人,应采取卧位注射,若早期发现晕厥先兆,立即使其平卧,常可控制晕厥。加强掌握晕厥临床特点,争取最佳抢救时机。
上一篇: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分娩镇痛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