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1 临床材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7人,年龄35岁—70岁,平均52岁。基础病为肺癌10人,胃癌3人,淋巴瘤3人。经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
1.2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不同成都的心慌、胸闷、咳嗽、呼吸困难,活动受限,12例患者有胸痛、低热症状。
1.3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经过B超定位后选择最佳胸腔穿刺点,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缓慢放出胸腔内积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引流量,一般每次放出500—1000ml。胸水基本流尽后,向胸腔内注入重组人白介素-2、红霉素等药物,嘱患者卧床,2h内不断的变换体位,以利于药物在胸腔内均匀分部,药物灌注后第三天放出胸腔积液,一般用药为每周1次 。
在此操作中,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出冷汗,应停止操作,根据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2 灌注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因胸闷、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患者心情悲观、焦虑,对治疗产生恐惧感并失去信心,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极为必要。护士应最大限度的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操作前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治疗方法的目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健康 向患者介绍置管的全过程,术中要求与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应对方法等,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及功能训练,以便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
3 胸腔灌注药物后护理
3.1穿刺部位护理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检查经胸腔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通畅,保持导管位置固定适宜,在整个过程中防止导管受压、弯曲、脱管。
3.2密切观察病情 灌注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注意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开放引流管,排出灌注液,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严重者给予对症处理。
3.3发热的护理 部分患者于灌注当日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为37.5-38.9℃,此发热为一过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主要是肿瘤细胞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可采取物理降温,一般持续2-3天,体温逐渐下降,发热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4 结果
本组患者经B超及胸片检查,胸腔积液完全消失者12人,症状基本消失者3人,需重复抽液者1人,总有效率为93.75%。
5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并发症,其特点是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的控制胸腔积液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药物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可耐受的方法,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效果,方便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秀珍,杨志鹏,谭光长.胸膜粘连术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13):47.
上一篇:儿童上颌窦穿刺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150例妇科腹腔内出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