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李腾龙 文松海 王治忠 穆涛 王芳 杜丽群 王玉蓉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并发症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指标已有公论,其不但为冠心病诊断提供确切依据,同时为冠心病患者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1]。我院自2003年8月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至2007年8月共完成102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2003年8月~2007年8月我院住院病人,共102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制定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标准。其中男70例,女32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8.5±10.25)岁。

    1.2  方法

    入选病人术前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三大常规、血液生化、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HBsAg等检查,部分病人行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或高龄等高危患者,在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术前评估及术中的应急准备和处理措施,配备常规抢救药品和心脏电复律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抢救设备[2]。对102例患者分别采用股动脉路径及桡动脉路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

    1.3  冠状动脉病变判断

    血管自身对照直经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4]。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2例病人全部成功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采用股动脉路径96例,平均操作时间(35.2±4.5)min;采用桡动脉路径6例,平均操作时间(28.6±5.2)min,两者操作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明确诊断为冠心病84例,女22例,男62例;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16例,2支血管病变48例,3支血管病变20例。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中,女10例,男8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患者中,46例因病变较重,胸痛明显,采用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胸痛消失,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其余38例造影异常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阿斯匹林300 mg/d,2周后改为150 mg/d,氧吡格雷75 mg/d,辛戈他汀20 mg/d,单硝异山梨醇脂缓释片40 mg/d,倍他乐克12.5~25 mg,每日3次,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组中1例3支血管病变患者在出院后半月猝死,另有6例患者在1~3月内因心绞痛药物控制不良而重新入院行PTCA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心绞痛消失。

    并发症:经桡动脉入路6例患者未发现并发症,而经股动脉入路患者中局部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3例,迷走神经反射5例,室颤1例。

    3  讨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等提供了客观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操作简便,创伤小,对一般人群危险性低[5]。因此,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选择中,应积极开展并普及此项技术。在造影中发现,女性病人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本组病例男性患者70例,造影结果异常者62例,阳性率高达88.57%;女性患者32例,造影结果异常者22例,阳性率仅占68.75%,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其中3例女性患者心电图存在典型心肌缺血改变,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不能排除X综合征。存在心绞痛症状的部分男性病人,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不典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能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本组中唯一死亡的1例患者就属此类情况。因此,对症状典型的男性患者要考虑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塞,造影前已行静脉溶栓治疗,半月后造影结果正常,未见任何狭窄及病变,可能血栓已完全溶解,或血管痉挛已解除,2例患者年龄均为48岁,男、女各1例。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排除冠状动脉小血管异常和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

      对于高危患者,术前应认真分析,作好充分准备,有心动过缓者或怀疑右冠状动脉异常者应先植入临时起搏器,以防止意外。在作右冠状动脉造影时如发现冠脉痉挛,应立即推注200 μg硝酸甘油或以轻柔手法退出造影导管。

      本组病例中,并发症多发生在冠状动脉造影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与熟练程度有关。1例室颤发生在造影导管插入右冠状动脉口过深时,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在退出造影导管后,室颤仍未终止,立即给予300 J电除颤后恢复,给予200 μg硝酸甘油冠状动脉内推注后再行造影,未再发生痉挛和室颤。5例局部血肿,未做特殊处理消退。3例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明确定位、加压包扎的方法,均取得治愈。迷走神经反射均在术后压迫股动脉时发生,所以在压迫止血时,心电监护仍然是必须的,以便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本组一般采取静注阿托品或静滴多巴胺,均获得有效的结果。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作好思想准备,细心观察,及时处理,一般无不良后果。但从本组中6例桡动脉造影均未发生并发症,且桡动脉周围无伴行静脉及神经,宜包扎来看,经桡动脉途径确有并发症少、止血方便、患者不需卧床、操作安全的特点,其操作时间较股动脉路径相近,因此,值得推广。

【】
  [1] 高润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707-718.

[2] 毛继文,孙瑞龙,高润霖,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38例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4 (3):175-176.

[3]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初步[J].中华医院杂志,1973(2):53-54.

[4] Judkins MP.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 partI[J].A percutaneous transfemoraltechnic kadiology,1967(89):91.

[5] 李占全.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沈阳:辽宁技术出版社,2002: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