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改良缝合会阴侧切的优点。方法 对我院92例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48例,对照组44例,改良组用2-0快薇乔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结果 改良组甲级愈合率、坐式哺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会阴侧切 改良缝合 坐式哺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阴侧切得到临床推广,部分国家和地区初产妇分娩外阴切开率达90%以上,有的甚至达100%[1],提高缝合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一直是产科工作者探索的问题,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采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改良缝合会阴侧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 2007年4月山东省威海市肿瘤妇产科会阴侧切的产妇92例分为两组,改良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产妇年龄、胎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的外阴阴道疾病。
1.2 方法 改良组采用2-0快薇乔可吸收缝线自阴道黏膜切口顶端以上0.5 cm处连续缝合至距处女膜环0.5 cm处,不需打结,针斜穿进入肌层,连续缝合肌层皮下脂肪至距切口顶端0.3 cm处改变方向自切口远端紧贴皮下褥式缝合皮肤至阴道口,经皮下脂肪、肌层进入阴道对合处女膜并打结。对照组采用2-0铬制肠线间断或连续缝合阴道黏膜,间断缝合肌层、皮下脂肪、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术后两组产妇均给予会阴消毒,每日2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切口疼痛、坐式哺乳、甲级愈合率、产后住院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2] 产后会阴侧切愈合的评价标准,甲级愈合:切口平整,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须切开引流等处理。
2 结果
两组产后情况和切口愈合情况见表1、表2。改良组产后切口肿胀、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坐式哺乳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组乙级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丙级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两组产后情况比较表2 切口愈合情况
3 讨论
改良式会阴缝合术因组织内无线结能减少异物刺激,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提高坐式哺乳率,促进乳汁分泌,不用拆线,缩短住院时间,切口局部美观,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缝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2)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正确对合各层组织,松紧适度,不留死腔。(3)注意切口止血,防止会阴血肿形成。
【】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3.
2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