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沙利度胺-VAD方案:沙利度胺自开始持续给药,每晚睡前口服,剂量从每天100mg开始,以后每周日剂量递增50mg,最高至每日400mg,共服用6月:VAD方案每月一疗程。结果:对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定量、浆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学处理。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嗜睡、乏力、头晕、水肿等。结论:希望得到沙利度胺-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且反应率可能提高。
[关键词]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大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目前联合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蛋白体抑制剂(万珂)虽然提高MM缓解率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但最终均复发或化疗产生耐药或价格昂贵。因此,如何延长MM病人的生存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11例MM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对象于方法
1.1 对象
   选择11例MM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清(尿)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影像学等方法诊断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多次化疗等方法效果不佳。
其中,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56(44~77)岁;分型IgG型7例(63.6%),IgA型2例(18.2%),轻链型2例(18.2%);ⅡA1例 (9.1%),ⅢA8例(72.7%),ⅢB2例(18.2%);骨髓中浆细胞占43.6%(17.9%~78.2%);血红蛋白<10g/L6例(54.5%);血小板<75×109/L。
病程平均25.6(6~48)个月;曾经应用过的化疗平均7.5(2~10)个(包括M2、VAD、CVAMP、ESHAP、MOFP、CE、CEAP、ATO等)。
1.2 方法
  沙利度胺-VAD方案:沙利度胺自开始持续给药,每晚睡前口服,剂量从每天100mg开始,以后每周日剂量递增50mg,最高至每日400mg,共服用6月:<VAD>方案:长春新碱0.5mg,iv,30min,d1-4,9-12;阿霉素10-20mg,iv,30min,d1-4,9-12;地塞米松15-20mg,iv,d1-4,9-12;每月一疗程。
1.3 疗效判断
根据张之南《血液病疗效与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11例例患者中,1例MM达完全缓解(CR率9.1%),4例达部分缓解(PR率36.4%),总有效率45.5%,3例稳定(27.3%),3例无效。目前有效的5例患者中,全部稳定,最长21个月。
2.2 不良反应
   患者的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 发热 恶心
呕吐 乏力 腹泻 便秘 食欲
不振 神经
病变 肌无力 水肿 骨痛 肌痛 贫血 WBC减少 GTP异常
例数 1 3 5 0 4 6 0 0 0 1 0 0 3 1
讨论:本研究应用沙利度胺-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应观察到其反应率高于VAD方案。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尚不时分明确。具报道与以下机制有关:1、抗血管新生与促进新生血管的凋亡。2、通过游离基团使DNA发生氧化损伤,直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间接的影响骨髓瘤细胞的生长与生存。3、通过影响黏附分子而改变骨髓瘤细胞/骨髓基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间接的影响骨髓瘤细胞的生长与生存。4、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L-6、IL-1b、IL-10、TNF-α、VEGF、BFGF2等)的分泌及活性,IL-6是具有多种效应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既具有刺激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又具有抗肿瘤作用。一方面,IL-6是骨髓瘤细胞生长的重要因子,其可通过激活Ras依赖的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并抑制MM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IL-6可通过诱导IL-2受体的表达和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增强细胞毒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杀伤(NK)细胞的增殖,上调其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拮抗转化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来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改变骨髓瘤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存活及耐药性。5、增加了CD8+T细胞,促进TNF-α与IL-2的分泌而影响骨髓瘤细胞。6、直接刺激细胞毒T细胞。7、与辅助T细胞相互作用而影响IL-4、IL-5、IL-2R等水平。长春新碱、表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分别是通过阻断DNA的复制和促使其断裂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时,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自我复制,同时作用于支持肿瘤细胞增生的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故提示沙利度胺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有协同作用。沙利度胺每晚用药,白天不嗜睡而晚上有助于睡眠;每周递增50mg,目前未见报道沙利度胺引起的不可逆的神经病变及深静脉血栓。

[1]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  王京华,张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变化研究.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17(6):350-351.
[3]  李娟,罗绍凯,洪文德,等.沙利度胺对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微环境的影响.癌症,2003,22(4):346-349.
[4]  杨云,张王刚,陈银霞,等.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临床血液学,2007,99(5):272-273.
[5]  GADO K ,DOMJAN G,HEGYESI H,er al.Role of INTERLEUKIN-6 in the pathogenessis of multiple myeloma [J].Cell Biol Int,2000,24:19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