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加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40例疗效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永生,吴昀蓉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的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腹泻并伴有脱水的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分别常规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口服多酶片及鞣酸蛋白。观察组给予西咪替丁20 mg/(kg·d),双嘧达莫3~5 mg/(kg·d),分3次口服,5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1%,显效率为71.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显效率为37.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加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关键词】  腹泻/诊断; 西咪替丁/治疗应用; 双嘧达莫/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治疗应用; 轮状病毒;儿童

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病毒,主要是人类轮状病毒,笔者试用西咪替丁加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择2005?02~2009?02在本院住院患儿共140例,其中男72例,女68例;3 d至1岁70例,2~3岁60例,4~5岁10例,伴发热110例。全部病例每日腹泻次数均在3次以上,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无脓血;大便检查正常或有少许脂肪球,偶见红、白细胞,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根据患儿的就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腹泻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伴急性扁桃体炎30例,伴支气管炎15例,伴肺炎10例,单纯腹泻35例。就诊前均有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史。根据患儿临床腹泻类型及发热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两组病程、临床症状、大便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腹泻诊断及分型标准依据[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脱水程度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根据实验室检查对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号:H19993467)10~15 mg/(kg·d),静滴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口服多酶片及鞣酸蛋白。观察组给予西咪替丁(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32022100)20 mg/(kg·d),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双嘧达莫片剂(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14022421)3~5 mg/(kg·d),分3次口服。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相关生化检查,同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药物副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1)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形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西咪替丁加双嘧达莫(观察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6.53,P<0.05。
   
  止泻时间指患儿入院后粪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指入院后体温降至37 ℃以下不再升高所需时间。退热时间观察组(1.12±0.49)d;对照组(1.20±0.51)d(P>0.05)。止泻时间观察组(1.13±0.60)d。对照组(1.68±0.73)d(P<0.01)。总疗程观察组(4.49±0.79)d,对照组(5.72±1.03)d(P<0.01)。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尚无发生任何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