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玮,赵树山,唐兰花 时间:2010-07-13

【摘要】  儿童脑瘫是造成患儿残疾的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相当高的发病率。目前,儿童脑瘫的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康复治疗为主,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手术治疗。随着康复学的深入研究,现在世界上探索着引导式疗法、社区家庭康复模式、中医传统疗法等效果显著的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模式和方法,为更有效地开展儿童脑瘫康复而努力。

【关键词】  脑瘫;康复;引导式教育;社区家庭;中医

    [Abstract]  Cerebral pals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to make children disabled in the world and has high incidence.Nowadays,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early detection,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It has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With th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new methods,such as conductive education,community family rehabilitation mode and traditional medical treatment,have obvious effect.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rehabilitation;conductive education;community family;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儿童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个月内,脑组织在其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某种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英国著名学者、整形外科专家李德(Willian John Little)医生是发现脑性瘫痪有多方面障碍的第一人,因而脑瘫又称为Little病。

    母亲在怀孕期间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妊娠期疾病等,或新生儿早产、窒息、黄疸、传染性疾病、脑缺氧、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都有可能导致脑瘫的发生。由于患儿病变在脑,肌肉本身没有瘫痪,故运动和姿势的异常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可有感觉、认知、沟通、感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惊厥发作等表现。

    1  儿童脑瘫康复治疗的迫切性

    儿童脑瘫是造成患儿残疾最常见、最令其家长痛心的疾病之一。在先天性疾病中,儿童脑瘫发病率在全球范围都相当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中,脑瘫的发病率平均为新生儿总数的2‰;我国脑瘫的发病率平均为1.5%~5‰,超过300万患儿,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1,2]。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应遵循儿童生长发育学原理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0~6岁时是飞跃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90%左右,故越早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能在运动功能和智力上产生越大的影响。德国、日本都有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体系,使婴幼儿尽早与儿童保健站挂钩,将脑瘫的早期发现作为儿童体检筛查内容之一。各地医师组织中设有肢体运动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协议会及组织。脑瘫患儿的父母自愿地组成福利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督促政府各部门,动员社会力量改善脑瘫患儿的治疗、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福利等各方面待遇。1992年世界康复医学会议以后,各发达国家对脑瘫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做了非常积极的工作。我国和部分发展家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儿童康复机构,加强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尽可能早期开始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但是由于相对落后、卫生资源不足、各种康复治疗体系建立不完善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整体效果仍不理想[3]。

    2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及进展

    2.1  手术治疗  在脑瘫外科手术中,近年来有一个重大进展,就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产生及不断改进。研究证明,痉挛性脑瘫是因为大脑皮质中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失去了对脑干网状结构中抑制区的始动作用,使与抑制区相拮抗的界化区兴奋性增强,致使其所支配的肢体肌张力增高。在参与肢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神经后根中的Iα纤维起主要作用,是导致痉挛的“祸根”。SPR手术就是密切结合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经过仪器测定,寻找出这类“祸根”,然后有选择地将其切断,彻底解除肢体的痉挛状态,降低过高的肌张力[4]。我国郑州大学脑瘫外科治疗中心主任高晓群教授改进了SPR微侵袭术式,减低了手术时间和损伤,但恢复更快。虽然SPR手术有这样明显的效果,但不是对所有脑瘫均有效,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严格的适应证,如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在3岁以上的脑瘫患儿可以考虑进行,而且必须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才有效果。

    2.2  康复  针对脑瘫患儿,必须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所谓个体化就是康复训练前,先对患儿进行评估,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出该患儿的康复计划。所谓综合治疗,就是多方面、多种手段的全面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智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治疗。目前,全世界就如何建立有效的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模式和方法进行着探索,现在公认效果显著的主要有引导式疗法、社区家庭康复模式、中医传统疗法。

    2.2.1  引导式教育疗法  引导式教育疗法(condctive education,CE)又称Peto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并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通过引导员不断地给予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科学的被动训练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使患儿在德、智、体、个性气质培养和行为塑造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康复和[5]。引导式教育方法在20世纪40年代由匈牙利的彼图教授创立,目前已在世界13个国家推广。香港引进引导式教育已20多年,已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很好的社会效果,形成了幼儿-青少年-成人庇护的完整社会。近年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幼儿园、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和康复训练融为一体的引导式教育模式,深受家长和社会的欢迎。最近,美国科学家进行了6岁以下脑瘫患儿一对一的综合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的频率越频繁,康复效果越显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