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肠道祛泡效果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冯轶 饶正伟 冯刚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肠道祛泡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常规肠道准备的基础上口服胃镜润滑胶浆,组常规肠道准备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进镜时见有气泡肠腔段注药,在进镜及退镜过程中观察两组间的肠道祛泡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间肠道祛泡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结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肠道祛泡效果显著,且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胃镜润滑胶浆;局部注射;肠道祛泡

结肠镜检查是诊治结肠病变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而高质量的结肠准备是肠道内镜,X线检查和肠道手术的必要条件,因为粪便残渣会玷污结肠镜的镜面,阻塞镜孔,可能导致插镜困难,影响观察,遗漏病变,甚至检查失败而直接影响诊疗效果。我们原来采用的肠道准备方法效果肯定[1],但在检查的过程中又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例肠腔内有气泡,使结肠镜的检查、观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口服胃镜润滑胶浆在胶囊内镜术前肠道准备及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肠道祛泡效果显著[2,3],为了了解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肠道祛泡效果的优越性,为此,我们在常规准备方法的基础上在进镜过程中见有气泡肠腔段加用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并进行了初步对比观察,以了解其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进镜及维持至退镜祛泡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部和住院部需要作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52例患者,其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8~89岁,平均43.8岁;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肺、脑、肾、肝等疾病的患者;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或消化道狭窄的患者;孕妇及月经期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将152例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6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和结肠镜检查史以及便秘史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肠镜检查前1 d下午进少渣饮食,检查当天禁食。对照组:检查前1 d下午用20 g番泻叶泡水喝,至排出大便为稀糊样即可;检查前4小时口服20%甘露醇125 mL,随后饮用鲜橙多1000 mL后口服20 mL“胃镜润滑胶浆”继续饮用完剩下的鲜橙多至排泄液接近透明后进行结肠镜检查。治疗组:检查过程中见有气泡肠腔段用生理盐水40 mL+胃镜润滑胶浆10 mL从结肠镜活检孔注入,祛泡后用结肠镜尽量吸出注射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后继续循腔进镜达回肠末段或病变肠段无法进镜为止,然后退镜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结肠清洁效果的判定标准:结肠镜检肠道清洁度分为4级。无固体排泄物,视野清晰,可见少量清澈的液体为“优”,4分;无固体排泄物,有少量残渣,但视野清晰,不妨碍视野为“良”,3分;有粪便和污浊液体出现,经过冲洗之后还能进行满意观察为“一般”,2分;有粪便残留,妨碍检查或被迫终止为“差”,1分。将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5段中最差的结果作为整体肠道准备质量的评价。结肠镜检查成功率以肠镜插入盲肠为准。

    (2)结肠祛袍效果的判定标准:将肠腔内气泡对肠黏膜观察的影响程度分成4个等级。肠腔内无气泡,视野清晰为“优”,4分;肠腔内少量气泡,对肠黏膜观察无影响为“良”,3分;肠腔内气泡较多,中等度影响肠黏膜观察为“一般”,2分;肠腔内大量气泡,严重影响肠黏膜的观察为“差”,1分。

    (3)效果判定:清洁效果+祛袍效果,显效:7~8分;有效5~6分;一般:3~4分;无效:3分以下。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不良反应: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结肠清洁效果  见表1。表1  两组结肠清洁效果注:两组间比较:χ2=0.054,*P>0.05

    组76例患者中结肠清洁效果优良率为86.8%(66/76),而对照组优良率为89.50%(68/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结肠祛袍效果  见表2。表2  两组祛泡效果注:两组间比较:χ2=4.47,P<0.05

    治疗组76例患者中祛泡效果优良率为94.7%(72/76),而对照组优良率为84.2%(64/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3  综合疗效判断  见表3。表3  两组间疗效判断注:两组间比较:χ2=5.36,P<0.05

    治疗组76例患者中有效率[(显效+有效)/合计]为94.7%(72/76),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2.9%(63/7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口服“胃镜润滑胶浆”后多数患者出现有口苦、咽喉部异物感,治疗组无此症状;两组患者随着饮水量增多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但均能忍受,经指导减慢饮用速度或适当活动后缓解或消失;检查结束后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指导其上厕所排气后逐渐缓解或消失;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过敏反应。

    3  讨  论

    高质量的肠道准备为肠镜以及X线检查和肠道手术提供了清晰的视野,使检查过程更为顺利,从而减少或减轻患者的痛苦。国外学者[4]提出了理想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定义:可靠的排空结肠内所有有形成分和大部分液体物质;对结肠的大体或组织学外观无影响;需要相对短的时间摄入液体和引起腹泻;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对身体虚弱的患者不会导致明显的水分或电解质的变化。而理想的肠道准备应该是肠道清洁度好,镜检成功率高,患者痛苦或不适小,、方便,易于接受。“胃镜润滑胶浆”是以盐酸利多卡因加以适量黏合剂、润滑剂、祛泡剂配置而成的淡黄色无异味液体,其特点之一是能祛除胃肠道内泡沫,镜检清晰,提高对胃肠道疾病镜检分辨率;肠镜检查在进镜过程中对病变观察固然重要,但退镜过程是发现病变的关键及基本定位的环节,我们在肠镜检查中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利用其祛泡剂可显著地祛除结肠黏膜上附着的黏液泡沫,因为“胃镜润滑胶浆”里的祛泡剂与泡沫接触后,可迅速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变为游离气体,达到消除泡沫,净化黏膜的目的,使内镜视野更清晰,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优点:①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祛泡效果显著;②可重复使用;③润滑及冲洗作用;④无口苦、咽喉部异物感,恶心、呕吐症状;⑤无不良反应,可有的放矢。局部注射“胃镜润滑胶浆”溶液在结肠镜检查时能显著的祛除患者结肠腔内黏膜上附着的大量黏液泡沫,使结肠镜视野更加清晰,便于检查和观察,且可重复使用,安全、有效,操着方便,患者乐意接受,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饶正伟,冯远碧,冯刚,等.两种清洁肠道方法效果对比[J].误诊学杂志,2005,5(12):2286?2287.

[2] 饶正伟,冯轶,冯刚,等.胃镜润滑胶浆在结肠镜检查中肠道祛泡效果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3):174?175.

[3] 戈之铮,陈海英,高云杰,等.祛泡剂在胶囊内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6):405?407.

[4] Tooson JD,Gates LK Jr. Bowel preparation before colonoscopy. Choosing the best lavage regimen[J].Postgrad Med, 1996,100(2):2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