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成形配合狭窄环松解术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1例
【关键词】 直肠内修补缝扎 女婴 直肠前庭瘘
女婴直肠前庭瘘系婴幼儿时期肛周感染,脓肿向会阴和前庭破溃形成。困难,我院肛肠外科2000~2008年采用经直肠内修补缝扎术治疗女婴直肠前庭瘘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发病年龄2~6个月,手术时年龄2个月到4岁,均有外阴前庭红肿溢脓史,6例首发症状为前庭部溢粪史,会阴部及阴唇红肿。1.2 手术方法 术前予抗生素抗感染及补液支持营养治疗,局部以中药生肌玉红膏纱条,或湿润烧伤膏油条充填换药,3~5 d后,在氯胺酮全麻下,取俯卧位,臀部垫高,扩肛后以碘伏纱条或0.1%洗必泰纱条填充 ,防止肠内容物溢出。以直角小拉钩牵拉肛门,吸引器抽吸出血及污染物,显露直肠前壁内瘘口钳夹并提起,瘘口上下方做梭形切口,于黏膜下层向上游离黏膜1.5~2 cm,向下分离至齿线,切除瘘管组织及梭形切口的部分直肠黏膜,以可吸收缝线行8字贯穿缝扎或间断缝合结扎,将切口上方直肠黏膜向下游离拉至内口新创面上。依次缝合前庭部黏膜,内括约肌,黏膜与肛缘皮肤对位缝合,术毕以油纱条包裹软管、以止血通气,排便,保护创面。但手术时应注意:①手术时机以出生后6~8个月最佳。②局部有炎症时必须控制感染,无红肿溢脓时手术。③直肠内手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至关重要。
1.3 结果 8例术后均一期愈合。1例因感染经换药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
2 讨 论
婴幼儿各种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低,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脓肿,若治疗措施不当,可致婴幼儿肛瘘。而女婴阴道后壁与直肠壶腹部紧密相邻,只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直肠阴道隔,肛门前侧脓肿,向会阴下部及前庭破溃后,由于牵拉作用,使瘘管管壁形成通畅宽大的 管道,且婴幼儿多使用尿布,发生感染后多不被家长注意,本组一例2个月婴儿发热1周,原因不明,直至前庭溢脓溢粪才来就诊,亦是例证。既往认为本病是尿道直肠或尿道肛门分隔不全,残留通道,系消化道末端双重畸形所致,但本组患儿肛门外形均正常,6例曾行径瘘管碘油造影检查,瘘管均位于肛提肌上,未见畸形。 目前治疗的 常用方法,如挂线法、单纯瘘管结扎术、前庭部或会阴部修补术,易术后复发, 手术时而切断肛门内括约肌及会阴部损伤 较大。我们,采用经直肠内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前庭瘘,疗效满意,不损伤会阴中心腱和肛提肌、会阴部不留瘢痕、不需要结肠造口,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推广、不易复发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石关鑫.实用外[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3?907.
[2] 刘贵麟.小儿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中医出版社,2002:163?166.
[3] 刘凤英,李贵倍.一期手术切除小儿肛瘘32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3: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