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吕志昌,袁福禄 范立想,杨宗宇,韩广普,李森田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内固定

2004年7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应用多种内固定方法肩胛骨骨折26例,全部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4~59岁,平均35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双侧3例。其中肩峰骨折8例,喙突骨折3例,肩胛颈骨折5例,肩胛盂骨折4例,肩胛体骨折6例。合并损伤:锁骨骨折6例,肋骨骨折5例,肱骨上段骨折1例,血气胸3例,硬膜外血肿2例,胸椎损伤2例,臂丛损伤2例。合并伤中多为复合损伤。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直接打击伤3例。

  1.2 手术方法 病人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根据骨折类型,选用:(1)肩胛骨后侧弧形切口:起自肩峰,平行于肩胛岗外侧2/3,在弧形弯至肩胛岗下角辨明三角肌在肩胛岗的起点,由外向内从起点处部分切断三角肌,将三角肌腱向下外翻转,显露岗下肌和小圆肌,切开两者之间筋膜,用手指做钝性分离,将岗下肌向上牵开,将小圆肌向下牵开,保护肩胛上神经,必要时切断岗下肌肱骨大结节止点关节囊显露更好,横行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腔、盂唇和肱骨头。(2)肩胛骨外侧缘切口:切开皮肤后三角肌部分切断,于岗下肌小圆肌间隙分离显露肩胛体部、颈部及关节囊。

  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尽可能解剖复位,螺钉和钢板固定。其中肩胛颈体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15例,肩峰骨折、喙突骨折、肩胛盂窝骨折行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肩胛体部骨折、喙突骨折、肩峰骨折采用张力带固定6例。

  术后上肢悬吊固定1~3周,然后做钟摆运动,2~3周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6~8周逐渐主动锻炼,同时应用本院自行研制的接骨胶囊,红元胶囊及三七胶囊等中药制剂。

  2 结果

  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8个月,平均17个月,本组26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X线片显示骨折均在9~12周愈合平均9.5周。疗效评定标准:根据Hardergger等[1]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肩关节活动不受限,肩周无疼痛,外展肌力Ⅴ级。良:肩关节活动略受限,肩周轻微疼痛,外展肌力Ⅳ级。可: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肩周中度疼痛,外展肌力Ⅲ级。差: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外展缺失大于40°,肩周严重疼痛,外展肌力Ⅱ级。疗效优15例,良8例,可3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

  3 讨论

  3.1 肩胛骨骨折诊断 该骨折在临床中较少见,因前后均有肌肉包绕,骨折时外观多无明显畸形,易于漏诊。常规行肩关节正位片及肩胛骨切线位片,CT影像及三维重建能更好地确定肩关节内骨折和肩胛颈骨折情况,指导手术[2~5]。

  3.2 明确骨折类型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大部分稳定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结果也十分满意。但对于不稳定性复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Kanangh等[6]也报道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少,疗效好,骨折愈合快。

  3.3 肩胛骨骨折手术指征 (1)关节盂骨折,盂肱关节不稳定,即关节盂骨折损害关节表面1/4以上时行内固定治疗,以防止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2)肩峰骨折移位明显,向下倾斜或侵入肩峰下间隙,使肩袖功能和肩峰下间隙受到损害时,影响肩外展功能,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3)喙突骨折晚期可致疼痛,合并肩锁关节脱或有臂丛神经损伤可作神经探查,复位或切除喙突远端及联合肌腱固定。(4)肩胛颈骨折易位,肩盂倾斜角度大使关节不稳,易致脱位或半脱位,或伴有锁骨骨折、喙锁分离,使骨折不稳定。(5)肩胛冈及体部骨折,畸形严重者,骨突顶压胸壁或活动时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影响肩胛胸壁间的类关节功能,应考虑做骨突切除。

  4 体会

  (1)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更加直观更加清楚地显示骨折情况。(2)对于肩胛颈、肩胛体骨折及与、盂窝下缘骨折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切口已足够,创伤小、暴露直接、节约手术时间。(3)大多数骨折采用肩胛骨后侧或外侧切口即可,有时为了探查臂丛神经或暴露肩关节前侧部分,也可用肩关节前侧入路。(4)岗下肌与小圆肌之间的肌间隙,是一重要的神经界面,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两者肌纤维排列方式、宽度及走行的不同对辨认此神经界面有一定的帮助。(5)多种内固定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以符合解剖和生物学特点。(6)早期功能锻炼,预防黏连:术后2~3周即开始行钟摆运动,画圈运动,手的爬墙训练等,对减少肩胛骨及胸壁之间的粘连,防止肌肉废用萎缩,提高肩关节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 Hardegger FH,Simpson LEX A,Weber BG.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caputar fracture.J Bone and Joint Surg Br,1984,66(5):725-731.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9.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105.

  4 Crenshaw AH.过邦辅(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887.

  5 王亦璁,孟继懋.骨与关节损伤,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2.

  6 Kanangh BF,Bradway JK,Cofield RH,et al.Open reduction an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glenoid fossa.J Bone Joint Surg Am,1993,75(4):47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