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讨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40例甲状腺占位患者均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情况。结果 患者用药后,血压变化幅度<30%,心率变化小,效果较满意。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行甲状腺手术,对呼吸的干扰是一过性的,并不影响血氧饱和度,对循环的影响少,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少,麻醉效果好。
【关键词】 高位硬膜外麻醉;甲磺酸罗哌卡因;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占位病变是一种常见疾病,甲状腺手术各大小都开展很多。目前,在较多医院,都是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而在基层医院,颈部硬膜外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甲状腺手术对麻醉要求高,既要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又要患者保持清醒,术中还要进行积极配合,所以,要完成这样一例手术,高水平的麻醉是不可缺少的,除了要求麻醉医生在操作上细心大胆外,良好局麻药的选择也很关键。现就我院40例患者的麻醉经验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25~45岁,体重45~65 kg,ASA Ⅰ~Ⅱ级。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开放静脉,完善BP、SpO2、ECG监测。患者行侧卧位,选C6~7或C7~T1间隙,穿刺成功,向头端置入4~5 cm导管,取平卧位,给予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12 ml。15 min后测得平面在C1~2至T3~4,可以进行手术。
2 结果
患者用药后,平面基本稳定在C1~2至T3~4,间隔70~80 min追加一次局麻药,麻醉效果比较完善,2例患者静脉给予曲马朵50 mg,其余都没有给予辅助药。全组患者血压变化幅度<30%,心率变化较小。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现象,给予氟哌啶2~2.5 mg,面罩吸氧,症状缓解明显,仍能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比较满意。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化学特性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对中枢神经和心脏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在一定程度上又产生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1]。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中下胸段的硬膜外腔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颈上胸段硬膜外腔麻醉的影响大[2];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使感觉神经阻滞效果好,患者术中比较安静,不用或少用辅助药,而且在术中还能配合外科医生,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当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以往我科在颈部硬膜外麻醉中用的是0.25%布比卡因与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麻醉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布比卡因毒性大,患者的循环波动大,出现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现象较多,有的患者还出现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后,这种症状有所改善。甲磺酸罗哌卡因对呼吸的干扰是一过性的,并不影响血氧饱和度,对循环的影响少,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少[3],麻醉效果较好。同时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精神放松,积极配合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实践证明,低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乳房手术及上肢手术等。
【】
1 候晓辉,张锐.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航空航天医药,2005,16(3):31-32.
2 杭燕南.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2,946.
3 谢文钦,吴伟平,丁志秦,等.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腔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