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简易可控气压式止血带的制作和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蒋国良,侯冠成,叶成荣,张国庆,张永辉,刘咏,艾金霞

【摘要】  探讨战地简易可控式气嚢气压式止血带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战地大量伤员四肢损伤出血现场急救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该可控简易气囊加压包扎带操作简便,压力调节灵活方便,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简单易用,可以提高伤员自救互救率和战地急救水平,降低休克发生率。

【关键词】  止血带;战地急救;四肢;出血

            我院为了适应未来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器材,研发最新型的数字式电动充气式止血带替代品“战地简易可控气囊气压式止血带”。人力手动充气代替电动充气,普通血压计气压表替代数字式气压表,多人次重复使用;液体软包装袋和三角巾替代止血带的气囊和固定带,单人一次性使用,经多人多次试用效果良好。

  材料与方法

  1 简易止血带制备 气压表和打气球固定连接,并且在导管上连接1枚16#侧孔针头;在气压表的刻度盘上180mmHg与200mmHg处作上、下肢中文标记;准备200ml液体软包装袋洗净、晾干,与橡胶肝素帽相连接密封,抽净少量的残余液体气体;准备适量三角巾备用。

  2 使用方法 战地急救时,伤员服装穿戴不厚时可以直接将液体软包装袋按照肢体大动脉解剖位置铺垫,露出肝素帽,用三角巾常规包扎固定;接上打气球和气压表打气直至指针指向相应位置为止,实际应用中也可通过出血情况判定;拔卸打气球和气压表另置,以备下一人次使用。

  3 结果 我院研制的战地简易可控气囊气压式止血带应用快捷方便,经60名年轻战士志愿者试用,上肢止血带压力在180mmHg时,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和UT4000多参数病人监护仪观测到所有战士桡动脉血流被100%阻断;下肢止血带压力在200mmHg时,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和UT4000多参数病人监护仪观测到所有战士足背动脉血流被100%阻断[1];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卫生员挎包1次可以装24套,可供24人次使用,重量不足3kg。

  讨 论

  止血带是四肢损伤动脉出血时,最常用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止血带都是常用急救器材。由于止血带具有快速、有效、便于携带等优点,在战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往,止血带曾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但也造成了许多伤害,主要为使用止血带后远端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引起组织坏死,厌氧感染,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人称止血带是“可以救命的魔鬼装备”[2]。目前最新型的数字式电动充气式止血带,可根据伤员血压变化自动充、放气,并具有报警功能, 在平时使用中效果较好[3]。但是战争机动性大,作战纵深长,突发性极强;战地一线和后送途中电源供应匮乏;战时伤员多并且时间和地点都高度集中瞬时通过量大,四肢损伤出血的比例很高,止血带的需求量极大,这种数字式电动充气式止血带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美军针对战伤急救设计了多种止血带,经试用认为效果最确切也最安全的是局部加压式气囊止血带,这主要是因为局部充气膨胀,该部位软组织受压变形大外压性阻断动脉血流,又不致阻断肢体全部的动、静脉血流,从而对肢体供血影响小,安全性较大,不但压力均匀,不至损伤神经和皮肤,而且可将压力控制在最佳水平。但此类止血带往往构造较复杂,体积较大不能普遍用于战伤急救。而我院研制的战地简易可控气囊气压式止血带是专门针对战伤急救大批伤员使用设计,消耗部分与压力监测和控制部分分体设计,反复利用同一个压力监测和控制部分,并且各级后送机构之间通用,较好地解决了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和相对减少携带量的问题,适应大批伤员急救使用。该简易止血带无需电力供给;使用方法简单,包扎方法与传统三角巾包扎相同,经过简单示教,单人可以包扎,有望大大提高救治水平和自救互救率,降低休克发生率;压力可以精确控制,中文标志方便应用,不必追求仪表的认读,使用方便简单,便于推广使用;橡胶肝素帽有良好的密封性便于连接分离,保持压力精确、平稳,降低止血带的并发症发生率;该简易止血带压力监测与调控简便灵活,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该简易止血带特别适用于适应大批伤员战地急救使用,对降低止血带使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减少残废,降低死亡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侯冠成,蒋国良,张国庆,等.战地简易可控气囊局部加压止血带的压力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7,9(4):323.

  [2]肖南.战伤救治中止血带的应用[J].人民军医,2005,48(1):58-59.

  [3]冠振岭,赵波,王建新,等.便携式全自动气压式止血带的研制[J].医疗器械杂志,2005,29(1):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