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姓档案征集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朝 时间:2014-03-26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提出,“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重点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其落脚点是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们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这对于新时期做好档案征集工作不无启示:即要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把档案征集工作的视角投向百姓生活,以构建更为丰满、生动并富有细节的历史。
  
  一、征集百姓档案的必要性
  
  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冯骥才在谈到面对“文化空巢”现象的积极对策时指出,“历史不能没有见证者;不能变成一个个干瘪的躯壳和空巢。”①而“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②这个档案定义中指出的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笔者认为既包括名人档案,也包括普通百姓档案,当然后者应当是将典型意义和微观细节很好她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存价值的那一部分。
  苏州大学的张照余教授也指出,“社会记忆”只有覆盖到参与社会活动的所有人和所有方面,才是完备、真实的。缺少人民群众、百姓生活的档案,社会记忆就缺少了细节,就失去了鲜活的内容,档案职业就会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各级档案部门收藏的档案绝大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其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所以关照的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及其决策,缺乏基层具体操作过程和普通老百姓的态度和反应。这样的档案是不完整的,而档案利用者根据这样的档案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片面的。”③因此,档案馆必须履行其主要使命,建立当今的未来史。
  
  二、征集百姓档案的可行性
  
  当前,一些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已相应地带动了此项工作。今年沈阳市家庭建档示范户家庭向沈阳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家庭档案,其中包括周维烈老人的20本家庭账本,记录了他家从1961年至2004年的家庭生活收支情况。一串串数字虽然只是记录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琐碎的收支情况,但它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痕迹,是我们国家国富民强的体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这些包含民生意义的细节化档案资料的进馆无疑丰富了馆藏内容,体现了百姓的命运和呼吸。因此,档案征集人员应当适时关注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尽力捕捉和发现普通百姓档案的信息,并着力征集进馆。
  2007年,“农民朱建华向十七大献礼”成为十七大新闻中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一。湖北省档案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联系朱建华,并顺利将他收藏了14年的农民负担卡收入馆藏。这保存了14年的负担卡,不仅是湖北税费改革的历史证据,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改革的历史证明。④所以,档案征集人员尤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判断,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有价值的百姓档案征集进馆,丰富馆藏。同时,在新闻宣传的重点关注下,进一步营造档案征集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口述档案日渐走进档案征集人员的视野,即通过对历史名人或普通百姓的有计划采访,以录像或录音逐字记录的形式形成的档案。名人的口述档案尽管重要,但也极有可能因种种原因而隐讳不少史料,回避一些史实,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百姓的口述档案则恰恰以可靠的真实性、集体互补性见长。常熟市档案局(馆)和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开展老百姓口述档案征集工作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从2006年至2008年用了3年时间,征集到反映日军暴行的口述档案119篇,并集结出版了《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使之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此举也在拓宽档案征集领域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可见档案征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将征集工作与编研开发结合起来,并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有计划开展百姓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我们不仅可以征集历史题材的老百姓口述档案,还可以征集当代题材的老百姓口述档案,以此弥补以往史料中宏观材料多,微观材料少,缺少具体事实和记载的缺陷,相应地增强史料的鲜活性和细节的真实性,并借此丰富档案工作的内涵,为辅助史学研究贡献力量。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