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字義疏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孟蓬生 时间:2010-08-12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問世以後,學者的考釋熱情一如以往,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有關《彭祖》的討論相對於其他各篇而言仍然嫌,阅读障碍依然存在[1]就《彭祖》一篇的若干字義略作疏證,希望能有助于全篇的通读

一.執  忘

《彭祖》簡1:“句(耈)是(氏)執心不忘,受命羕(永)長。”

案:忘字古有二義。一爲“遺忘(forget)”之義;一爲“忽忘(neglect)”之“忘”,亦即“荒寧”之“荒”。二義相因,但差別亦十分明顯。“遺忘”往往就一人一事而言,而“荒寧”之“荒”則指無所用心。

簡文當取第二義。 壺:“日夜不忘,大去型()罰。”唐韓愈《潮州祭神文》:“夙夜不敢忘怠。”這兩例中的“忘”均為“荒寧”之義,可與簡文互證。

“執心”猶言“秉心”、“操心”,執、秉、操三字同義。“執心不忘”即秉心謹慎、不敢荒寧,文義十分通暢。或讀“執心”為“慹心[2],恐不可從。

二.舉  帝

《彭祖》簡1:“臣可(何)(藝)可(何)行,而舉於朕身,而(謐)於帝 (常)。”“帝”字,各家無說。“ ”字,整理者李零先生蓋讀為“恒常”之常,趙炳清先生讀為“秋祭”之“嘗”。

今案:“舉”當讀爲“譽”,作動詞用,訓爲“獲譽”。舉和譽同从與聲,故可通借。《易·豐卦》六五:“來章,有慶譽。”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譽”作“舉”。《淮南子·氾論》:“蹠距者舉遠。”《文子·上義》:“度距者譽遠。”是其證。

“帝”當讀為“禘”。“ ”當從趙炳清先生之說,讀為“嘗”。“ ”為“嘗祭”的後起本字。“帝 ”當即典籍常見之“禘嘗”。

古人於四時皆有祭祀活動,但夏殷之禮與周禮頗有不同。據夏殷之禮,春夏秋冬四時祭祀活動依次爲礿,而則尤爲重要。《禮記·祭統》:“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礿禘,陽義也;嘗烝,隂義也。禘者,陽之盛也;嘗者,隂之盛也。故曰:莫重於禘嘗。古者於禘也,祭爵賜服,順陽義也;於嘗也,出田邑,發秋政,順隂義也。故記曰:嘗之日,發公室,示賞也。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故曰:禘甞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義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義,君人不全;不能其事,為臣不全。”

“䛑”字李零先生無注。趙炳清云:“《正字通言部》:,同謐。’《广韵•质韵》:‘謐,慎也。’即‘謹慎恭敬’之意。”其說甚是,惜未能舉出書證,今略加申論。

典籍中有訓爲“慎”者,然因辭例甚少,往往被誤訓爲他義。《尚書·堯典》:“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史記·五帝本紀》:“欽哉,欽哉,惟刑之静哉!”裴駰《集解》:“徐廣曰:今文云:‘惟刑之謐哉!’”“恤(卹)”與“謐”同義,當訓“慎”。“謐刑”猶言“慎刑”、“慎罸”。“慎刑”是古代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尚書·康誥》曰:“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徳慎罰。”《漢書·馮奉世傳》:“罰疑從去,所以慎刑,闕難知也。”史公訓“謐”爲“靜”,盖孔安國舊義,人多從之,失之。

此義典籍中多用“毖”字表示。《说文·比部》:“毖,慎也。从比,必声。”《詩·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毛傳:“毖,慎也。”古音比必陰入對轉。《周礼·考工记·轮人》:“弓长六尺谓之庇軹。”鄭注:“故書庇作秘,杜子春云:秘當爲庇。”《仪礼·既夕礼》:“有柲。”郑注:“古文柲作枈。”所以毖字可以看作双声符字,比必皆声。“謐(和“毖”實際上同詞。

古人以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於祭祀的敬慎態度可以想見。《禮記·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禘有樂而嘗無樂。”鄭注:“忘與不敬,違禮莫大焉。”

古人對於祭祀的敬慎態度表現在辭例上,就是用表示“敬慎”的字眼兒放在祭名之前。秦公鎛:“余 (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 壺:“子子孫孫,母(毋)又(有)不敬, 祇丞(烝)祀。”“虔敬”、“ 祇”即“敬慎”之義。傳世典籍中也有相近辭例。《尚書·召誥》:“其自時配皇天,毖祀于上下。”某氏傳:“為治當慎祀于天地。”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我需要具備什麽樣的才藝和品德,才能夠使我本人獲得聲譽,並且敬慎於祭祀呢?

三.眊眊  則

《彭祖》3“眊予朕孳,未則於天,敢昏(問)為人。”李零先生注:“眊,重文,讀為眊眊,是昏憒之義。《韓詩外傳》:‘不聞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治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今案:“眊眊”,李先生訓為昏憒,義固可通,然玩其語氣,頗與《尚書·顧命》“眇眇予末小子”之辭例相近。

《尚書·顧命》:“王再拜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某氏傳:“言微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