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5-01

  3.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比例不断上升,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难问题。上半年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大幅增加,为人均189元,增加45元,增长31.4%。上半年农村居民获得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人均达到57元,增加18元。但是在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的同时,各地不同程度的仍存在占用、挪用支农资金等现象。2009年5月审计署发布的4号审计公告中,公布了10省区市财政有关部门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26.93亿元,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在一些地方未完全落实到位。中央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加大补偿,只是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解决。
  4.在财产性收入中,农民主要靠利息、租金和土地征用补偿,一方面收入结构单一,渠道不畅。另一方面,存在政策上的压制等因素的影响,收入甚微。从2006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成看,增加较多的是土地租金收入和土地补偿收入,其中土地租金收入人均25元,比上年增长22.6%,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22元比上年增长21.7%。可以看出,虽然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基数很小,土地的财产性功能尚未显现,土地作为农民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但由于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导致土地市场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土地征用和流转过程中,相比土地增值总额,得到的收入和补偿都是微不足道的。利息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虽安全、可靠,但是存款利率低,对农民来说增收效果甚微。
  5.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有钱不敢花、不能花。农村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也给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补贴,但在边远山区好多乡镇缩编、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合并、撤校现象,导致生源向较大、较远的乡镇集中,为此农民为了子女上学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生活成本,如交通费、生活费用等支出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虽缓解了农民看病压力。但农村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现象,看病扎堆集中向城里跑,造成城里医疗资源的紧张和乡镇医疗资源的闲置。某些地方还存在侵占农民医药补贴和变相卖药现象。农村养老问题虽在不断的改革和推进之中,但基础养老保险的55元难解农民饥渴。在各种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存在不敢消费、不能消费之举动,使得农村消费举步不前。
  在目前农村消费持续低迷不前的情况下,应抓主要矛盾,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主导地位下,应优先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多下工夫,保证农民最基本收入来源的稳定和持续扩张。首先,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充分发挥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种植的优点和效益,使中国农业种植向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其次,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组建。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
     第二,在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持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继续大力支持农民工外出就业、创业,保持农民工工资的持续性、稳定性的增长。一方面,保持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增加,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让农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农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这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从2008—2009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又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补贴。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新合作医疗的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逐步建立都为农民切实减轻了负担。今后,国家财政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倾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如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等投入力度;二是对农民生产生活设施,如农村安全饮水、电力沼气、交通、垃圾处理设施等不断加强;三是对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如文化、教育、卫生等不断提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可以直接增加农村投资,还可以带动农民投资,而且通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刺激农民扩大消费 。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