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谭遥 时间:2013-03-29

[摘要]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金融危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也产生了对公允价值的怀疑。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引发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征、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允价值对稳定金融作用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是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金融危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对公允价值的怀疑。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引发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征、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一)岔允价值的定义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早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成立之前已经见于1953年会计研究报告(ARB)第43号《会计研究报告的重述和修订》以及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FASB成立以来共发布了157项会计准则,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分别有7项、15项、29项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
FASB首次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是在1976年发布的FASB13号准则《租赁会计》,当时,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的范围主要是资产,负债被排除在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外。1980年FASB33号准则《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的征求意见稿在公允价值定义中加入了不确定的因素,认为公允价值是“可以合理预期的交换价格”。到1988年的SFAS98号准则《租赁会计》发布为止,FASB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都没有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1996年SFAS125号准则《金融资产移转和服务以及债务清偿的会计处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仅包括了资产,而且也包括了负债,并对参加交易的各方、交易市场和交易时间进行严格的界定,对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设定了许多限制条件。
2000年2月,FASB在其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给出了类似的公允价值定义:“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自愿双方所进行的现行交易中,而不是在强迫的或清算销售中,进行资产(或负债)的购买或销售(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
从2001年起,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在2006年9月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SFAS 157)。征该A雷甲,l"Abb珂公冗移r但给出了最新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常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时将会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将会付出的价格。”

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其于1982年3月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会计》(IAS16)中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一项资产在正常交易中,能使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金额。1993年12月,IAS16被修订,其中IASC对公允价值下的定义也有所改动: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IASC在1995和1999年分别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上述定义是类似的: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C改组后的IASB仍然采用了以上定义。 3.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我国财政部在1998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1999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给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列为主要计量属性之一,给出的定义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根据FASBT和IASB的定义,结合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可以认为公允价值的内涵表现在:(1)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要求,是一种事前的计量与确认,是一种假设条件下的判断与估计活动,通过交易事后的检验,可以检验公允价值的准确性。(2)公允价值是一种客观的价值。公允价值的发现不仅依赖于人的主观愿望,它是客观事物的价值反映。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客观、独立和公正的评估手段去发现和揭示,包括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等评估技术方法的采用。(3)公允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一种主观性判断的活动,它更多地表现为市场供需力量的对比,是人们主观好恶的体现,是揭示客观价值的一种主观方法。

(二)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在FASB发布的SFAS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定义中,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假设性和时效性,同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中进一步把公允价值的主要特征诠释为形成公允价值交易的公平性、计量对象的广泛性和交易双方的虚拟性,因此,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交易程序的公正性
公正性是会计信息的伦理学的基础,也是一种道德标准,对于会计的公正,主要强调是要平等地对待社会上的每一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果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不公正,从而导致结果不公正,在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使另一部分人受损。
只有程序公平,才有结果公平。历史成本信息虽然是局部真实的信息,但却未必是公正的信息,因为仅仅披露部分真实的信息并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因此就有失偏颇。在市场交易中,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成本方面,与证券公司和大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都处于劣势。只披露一部分所谓可靠性有保障的历史成本信息,而故意遗漏另一部分相关但可靠性比较弱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符合公正的原则,这种程序不公正的机制,就无法保证结果公平。SFAS157号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概括了公平交易的基本条件,关注的是一种程序的公平,强调了为市场参与创造平等机会,同时包括参与交易起点平等和参与交易规则平等。

2.交易双方的虚拟性
作为过去的市场价格的历史成本具有可查核的原始凭证,排除了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具有可验证性。历史成本是现实交易中的实际交易价格,而不是虚拟的价格,因此,历史成本信息是可靠的。而公允价值本身是对资产或负债真实价值的一种近似估计,它不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交易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意欲交易双方的虚拟交易的基础上的资产或负债的估计价值;也不是现实交易达成的交换价格,而是未实现交易基础上的估什。由于交易及相关交易各方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只能参考活跃的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

3.计量对象的广泛性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会计计量对象和环境也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引起市值的波动,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资产价格的升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历史成本计量缺乏相关性等,都会使会计对象得以扩展,使传统会计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受到冲击,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对经济事务作全面的、立体的、动态的衡量,迫切要求用新的计量尺度来替代,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对象既包括资产,也包括了负债以及某些具有所有者权益特征的特定项目,具备了广泛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4.交易价格的时效性
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相关的、及时的信息。SFAS157号准则特别强调公允价值是计量日的脱手价格,一方面如果计量的时点发生了变化,交易价格就可能不同,公允价值也就不同。对“计量日”的强调使公允价值在时点上有别于历史成本,过去某一时点发生的公平交易价格在当时本可以称为公允价值,但过去了就成为了历史,不能再代表现时的市场价格,因此,如果不强调公允价值的时效性,就无法辨别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除去历史价格,只有购买价格和出售价格能够较为恰当地量度资产的市场价值.其中一个是现行成本,另一个是再造价值,两者具有现时性。但两者中,由于企业对于自己拥有资产的决策选择只能是出售,因此,资产的“脱手价格”对企业更具有相关性,适合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当活跃的参考市场存在时,现行市价可作为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现阶段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