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应对战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小莉 时间:2013-03-22

摘要:在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仍然不明朗的前提下,分析中国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用科学方法对中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走势进行预期,进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确保经济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并争取尽早进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词:金融创新异化;金融危机;预期;对策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的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要想对中国经济危机周期进行科学预测,首先要对本次危机的背景、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从中抽象出某些规范性的限制条件,然后再以经济危机周期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正规计量学工具对经济危机周期进行实证预期。
  一、金融创新异化与实体经济衰败周期
  近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把金融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推向极端,用金融创新去创造财富,使金融创新走上用钱生钱的异化道路。金融创新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金融危机,并通过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异化是西方国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行业与产业之间畸形发展的罪魁祸首,其形势有多种多样,次级贷款只是其中的一种,即使没有次级贷款,金融创新异化也必将使经济在金融层面和实体层面出现破坏性的对接调整。金融创新异化的理论基础是流行于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超前消费思想。由于抓住了第二次电气化科技革命和以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加上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发展和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的两翼支撑,美国实现了自1890—1929年、1934—2007年累计长达112年的长期增长。截至2007年年底,按支出法计算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8 413.5亿美元,人均GDP 46 280美元。正是由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美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很多美国人以为,贷款买房买车是一种超前的消费理念,他们还把这种消费行为和理念升华为价值观和经济学说思想向世界推销。金融创新异化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自2007年开始显现,于2008年下半年呈逐步加大之势并开始向世界蔓延,截至目前美英等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式仍然不明朗。请看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1)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按年率下降了0.3%,从工资和就业来看,9月每周工资下降了2.5%,2009年初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2008年12月收窄9.7%;2009年初非农业就业人数下降651 000人,失业率达到8.1%,为五年来的最高。(2)从物价水平看,2008年9月美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0.1%,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仅上涨了0.1%。石油价格比6月高位价下跌了一半强。(3)从消费者支出看,2008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按年率下降了3.1%,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电视等商品)按年率下降了14%。(4)从供给角度看:1)2008年8月份美国工厂订单下降了4.3%,制造业9月份工业产值下降了2.8%;2)服务行业订单指数从2008年9月的50.2跌到了10月的44.4;3)从住房市场来看,据美国全国住房建筑商协会(NAHB)称,建筑商信心指数10月下跌到了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除金融创新异化导致房地产与汽车业畸形发展外,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减速也是其他产业难以同步跟进高档耐用消费品行业,进而持续维持高收入、高消费繁荣局面的另一重要原因。依据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周期增长约为六十五年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50年代,这就是说:以电子计算机开发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接近尾声,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已经进入全面衰退期。
  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同,由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较短,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到现在满打满算刚刚十七年,所以中国经济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康德拉季耶夫增长周期和特点:(1)中国并未发生金融机构大量倒闭,只是沿海对外经济依存度较高的省份经济增速下滑,失业增加。(2)失业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竞争性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后,民营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能力低下,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较强的人力资本吸纳能力,致使目前失业率较高(实际失业率可能接近10%)。(3)中国经济近三十年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资金、人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诸要素优化配置的结果,即来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驱动。(4)目前经济发展减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中国面对以环保、新型能源、生物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创新不足;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市场对原有产业结构下的产品供给已经接近饱和。
  二、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实证预期
  在不考虑社会公平判断标准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条件下,经济危机长度的实证预期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分别选择正常年份的GDP、物价水平和失业率指标值的均值作为基准值,然后再计算危机爆发后上述各项指标值,第三步是估计后者追赶前者所需要的时间。二是把前述各变量作为福利函数的自变量,然后估计福利函数危机前后的追赶周期。本文将重点研究后一种方法。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使人们的福利丧失,生活限于困境。按照庇古的观点经济福利等同于国民收入,但是在衡量经济复苏的问题上如果用国民收入直接去代替福利函数是不妥当的,一方面,从国民收入变为福利中间要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物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国民收入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其分配方式也影响国民福利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总体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分配方式会增加社会福利。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经济变动过程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过程,动态过程容易测量和监控,静态过程的测量和监控则比较困难。动态变化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速度的变化或规模增减,而静态变化则以经济组织、产品结构、行业结构的分化组合与优化升级为主,因此在观测和控制上更加困难。为了对经济复苏进行正确的监控,我们需要把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结合起来。一是影响福利函数的自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与各个自变量自身的动态变化,二是自变量与福利函数之间的动态变化与福利函数的自身变化。在以往的中外文献中,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如:资本扩张→增长率→就业。研究单一指标传递机制的缺点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和相互约束性,自变量之间的变动可能出现畸形,因此需要在静态意义上给定福利函数水平,然后反向控制自变量的变动幅度。
  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做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的简单加总,任何社会成员的福利都被平等对待,即w = u1 + u2 +...+ ui,其中,代表社会成员福利水平的“ui”是可以用具体数字1,2,3等等来度量的基数效用,这种福利函数使用基数效用,只关心效用总量,因而忽视了收入分配问题。
  现代社会福利函数是由伯格森(A.Bergson)和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分别在1938年提出的。伯格森和萨缪尔森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一种实值的福利函数(real-valued welfare function),即社会福利值w(用序数表示)取决于被认为影响福利的所有可能的实值变量zi,即w = w(z1,z2,......)。
长期以来,对福利的度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多数研究是以与价格变化相联系的消费者剩余为中心的。福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心理上的一个主观状态(黄有光,2004),但要度量福利大小及其变化,我们必须借助于客观度量工具。马歇尔、Hicks等主张用货币尺度直接计量消费者剩余来度量福利的大小。Harberger(1971,p.788)推导出了在消费变化情况下对福利变化的近似度量模型:
  p0g∠χg+1/2∠ρg∠χg(1)
  在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公式(1)变为:
  -χg∠ρg-1/2∠ρg∠χg(2)
  模型(1)中的g为商品种类,x为商品消费数量,P为商品价格,∠为增量符号。模型(2)中的字母含义与公式(1)同。
  我们将模型(1)、(2)变形为模型(3)、(4):
  W=p0g∠χg+1/2∠ρg∠χg (3)
  W= -χg∠pg-1/2∠pg∠χg (4)
  公式(3)中的W为福利。P、X则为影响福利的自变量。从公式(3)中看出,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与消费量的增加,福利W是边际递减的。如果限定收入不变,则福利W将随着价格与消费量的增加而绝对下降,见公式 (4)。从福利的本质来看,它是人们从消费实体物质当中所获得的满足,所以对福利的计算可以在公式(3)消费性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为居民个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的对比。表1是1995—2007年居民个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的对比:
  我们以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的总和代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福利水平,以2007年的数字代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的福利水平。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为431.03千克,2007年为398.83千克,两者相差32.2千克。2000年为263.6千克,与2005年相差167.43千克,平均每年增长33.49千克。即使不考虑收入变化,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要从危机爆发后恢复到危机前2005年的水平,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两者虽然相差仅有32.2千克的福利,但是从社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