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防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3-19
  2.1.9 私相授受:这种行为最初源自香港,指合法持卡人与他人合伙利用真卡在异地恶意透支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合法持卡人将信用卡交于同伙,由同伙到内地疯狂购物消费,大肆恶意透支,当账单寄达合法持卡人时,合法持卡人提出本人未离港的证明,向发卡人报称账项出错,拒绝承担该笔费用。私相授受行为实际上是共同恶意透支行为。
  2.2 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
  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 信用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恶意透支风险的潜在性。
  2.2.2 从发卡银行的角度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2.2.2.1 对于申领信用卡的审核不严,部分发卡银行为追求发卡数量而放松信用卡申领的审核要求,对于申领人的资信调查流于形式。
  2.2.2.2 没有有效落实信用卡的担保措施,信用卡透支是一种在信用卡有效期间内在一定额度多次循环发生的消费信贷,应当辅之以有效的担保措施,但是部分发卡银行或者没有统一制定关于信用卡透支的担保合同,或者是制定的合同不尽规范,此外担保手续往往流于形式。
   2.2.2.3 用卡的网络发展相对于业务发展滞后。
  2.3 持卡人财务状况不定性也带来恶意透支的风险。
  2.4 持卡人频繁调换工作、住址等,也容易导致其与发卡银行联系中断,使发卡银行难以控制其信用卡的使用状况,都可能构成恶意透支的潜在风险。
  2.5 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也容易产生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
  2.6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信用资料的采集、资信评估,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持卡人的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淡漠以及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不够严格,种种都是导致恶意透支产生的原因。
  2.7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有关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法规很少,并且立法的层次较低,效力也较低。
  3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风险防范对策 3.1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制度
  要尽快建立企业、个人征信制度,企业、个人信用登记评估制度等,对受信和授信两方面进行健全的管理。例如2001年7月1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正式启动,2002年11月25日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也正式对外服务;深圳也推出了个人信用评估系统。①然而,仅仅几个城市对个人建立征信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权威的,涵盖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全国征信网络,才能跟好的发挥作用。
  3.2 银行本身必须完善担保制度
  当持卡人不透支时,与发卡银行是一种储蓄关系,透支发生后,转为借贷关系,因此完善担保制度至关重要。这里需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适当的担保形式并制定合法、规范的担保协议。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形式。发卡银行应当根据申请人的资信状况确定有效担保和担保方式;二是若确定采用保证方式担保,要对保证人进行资信调查,掌握保证人的资信状况和担保能力,持卡人有资信能力强的人担保,可使透支资金的偿还有可靠保障。
  3.3 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及信用卡章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信用卡业务将不断扩大,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将有增无减。要有力地遏止信用卡的恶意透支,就必须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各个银行都没有在信用卡章程中说明恶意透支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惩治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法规也仅有《刑法》第196条,有关部门和各银行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现有的规定及章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不仅在民事法律方面要有具体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在刑事法律方面也要订立出具体乘法和处理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细则,以加大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力度,起到抑制恶意透支的作用。
  3.4 加强银行与司法部门的联系
  银行方面对于恶意透支行为在发卡银行催收无效时,除立即止付外,还应尽快与担保人联系,要求其到期履行担保责任。若担保人拒绝履行其担保责任,则应采取司法途径加以解决。我国《刑法》第196条将恶意透支行为规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对于构成信用卡诈骗的,应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追究恶意透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不符合上述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可依照我国《民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起民事诉讼,追究恶意透支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③ 吴腾华、吕福来主编:《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①黄祥青:《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载《人民司法》2000年6月刊。
  ④单惟婷主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与案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6页
  ① 王建平:《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界定及其审判原则》,载《法学》1997年第3期
  ① 李杰:《谈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防范》,载《电脑与信用卡》1997年第3期
  ② 李莉红、袁常绮、张莹:《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风险防范》,载《西安金融》2002年第5期
  ① 符青林:《个人信用体系的显示意义和建设》,载《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月24日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