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方园 朱晓萍 时间:2013-06-17

  2.2 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制运行现状 2000 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 号),从 2001 年起,在辽宁全省和其他省区市的部分地区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主要内容:个人账户基金不再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而是全部积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个人账户支出高峰期;将缴费形式由个人缴费 5%、单位划拨 6%转变为完全由个人缴费,个人账户规模由原个人缴费工资的 11%调整为 8%,缩小了个人账户;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将个人账户基金全部集中到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降低做实成本并简化个人账户管理。

  2.3 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制存在问题分析。

  2.3.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隐性债务及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我国在 1997 年实施养老金正式转制前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式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如果人口增长和工资增长率都不发生变化,那么这种下一代负责上一代养老费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就可以无限期运行下去,但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制转变过程中,部分的隐形债务就会显性化,这时需要一个特殊的偿还办法来弥补转制成本。

  2.3.2 隐形债务与转制成本 所谓养老金隐性债务是指政府对养老金计划受益人所作的承诺和为养老金计划提供者所作的担保,之所以称为隐性债务,是因为它相对于已经确认、计量并一记录、报告的养老金债务更具有隐性化的特点,既不表现为当期的养老金赤字,也没有明确的偿债时间和具体的偿还金额约束。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制或部分基金制转轨时必将产生一定的隐性债务,因为过去的人在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个人账户积累部分,形成了历史欠账。而现收现付制下积累的养老金承诺要在新制度下继续保证兑现便要通过代际收入转移以外的方式加以解决,过去积累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便部分地或全部地显性化。

  转制成本则是指根据特定的转制目标,必须筹集资金加以解决的那一部分“显性化隐性债务”。转制成本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必须支付的代价,制度之所以是稀缺的,是因为制度的供给是受到约束的,几乎任何能够带来预期收益的制度变迁都需要成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也不例外。

  3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制对策研究。

  3.1 应对个人账户进行“实账化”改革,必须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严重的“空账”问题不仅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停留在传统现收现付制的模式中,而且加大了未来养老金支付危机。做小做实个人账户就是为了填补空账,杜绝未来支付隐患;且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管理,以避免挪用个人账户基金。

  3.2 建立政府支持机制 做实个人账户不仅仅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事情,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必须争取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支持机制。

  3.2.1 稳定的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必须明确中央财政的责任,要求中央财政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适当从财政中节约部分资金作为养老金补充也是可行的。

  3.2.2 政策扶持。加大征缴力度,做到应缴尽缴。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征缴率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着漏报瞒报缴费基数的情况,企业欠费问题也比较严重。此外,大多数职工并没有按照实际收入上缴社会保险费,导致我们的社保基金来源大大减少。如合理确定收入缴费基数,对欠费企业加强催缴和监管,这将对整个的基金运营有非常大的意义。

  3.3 建立健全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监督机制 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大类。具体包括法制监管、资格监管、日常监管、道德风险监管、内部控制、信息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未富先老的窘境迫使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考虑我国的国情,必须转变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模式,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应当分开管理,采用不同的基金管理模式,即统筹账户实行政府集中管理模式,交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作;个人账户实行相对集中管理模式,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给有资格的私人基金管理公司运作。

  参考文献:

  [1]宋晓悟。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黎民。公共管理学[M].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汪衍礼。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国际借鉴。中国知网。

  [4]杨燕绥。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M].中国劳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5][美]特里·库伯。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边恕,穆怀中。对我国养老金名义个人账户制及财务可持续性的分析[M].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