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阮进 时间:2013-07-20

提要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的普及,从个体消费者网上支付、转账汇款、信用卡支付等方式,到企业的用户查询、转账结算等,网银正凸显纵向发展的态势。但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水平仍然过低,各家网上银行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现实网银发展模式、经营思想、立法监管等方面,提出完善发展我国网上银行的策略。
  关键词:网上银行;边际分析;网络安全;网银模式

  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背景下,2010年我国网银逆市发展并成为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同时,为了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确立优势,促进国内网络经济的发展,探究发展我国网上银行的策略是新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网上银行的必要性
  (一)金融危机下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性。虽然源于2009年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国内消费群体、中小型企业发展规模等都呈现缩减态势,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网上银行用户仍呈上升劲头。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颁布的《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的调查报告》中可知:全国城镇人口中,个人网银用户占20.9%,同比增长2%;其中,活动用户占76.7%,呆滞用户占23.3%;未使用的潜在用户占13.9%。调查发现,中国网银用户量持续攀升。总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网上银行呈现逆市而上的客观性正要求在预期网银规模扩张下我们必须加强对网银的发展策略的探究。
  (二)网银与传统银行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从边际分析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有巨大容量的特点,新用户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也不会造成网络运营成本的增加。不同于边际成本增加和边际报酬递减理论,网络的用户规模越大,网络的价值越高,就越具有降低成本、获得成本优势的可能;而网络价值越大,对潜在用户的吸引力也越大。再从网上银行的内在因素来看:1、提供无限制的24小时服务。传统银行有着正常的营业时间,网银正因突破了这种弊端,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以及其他使用者的青睐;2、服务项目多元化。正是因为网银能够把具有价值信息转化成同等价值的数字信息使得网银能够在交易结算时突破实体、空间、时间等,更多的传统银行业务为之替代或着向其靠拢;3、营运成本大为降低。Internet的普及大量降低了银行业的固定设备投资,透过网络不需要广设分行,银行业务就得以进行,不受地域及场所的限制。
  二、网银竞争策略分析
  (一)缺乏赢利的传统网银模式。目前,我国基本上是传统的分支型网上银行,通过高市场份额占有率促使成本相对降低,增加行业进入障碍,从而赢得行业领先地位。首先,传统的网上银行缺乏长期战略优势。通过购买先进的设备、采用激进的定价和承受起初的亏损,以夺取市场份额成本型竞争策略理论目前被大多数的网上银行所采用;其次,根据美国学者Michael Porter的“入侵者研究理论”,其缺乏行业化、差异化、不可替代性,结果必然导致竞争激烈和缺乏赢利。所以,突破依据传统意义上银行业务的网银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二)网银业务技术障碍日趋严重。网上银行是一种依据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金融工具,具有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的高度渗透性、交互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成为一种使运营活动标准化并加速竞争性集聚,从而导致策略趋同的力量。目前,国内网银业务人员对技术层面的知识匮乏;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并且偏重于同质化技术。
  如何解决网银操作技术同质化、网银业务传统化以及不能很好地权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平衡点等问题,迫切需要具有战略性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有金融知识与科技专业的人才相结合,建立和培养有较强数理及财务分析、运用能力的专业的具有创新思想的网银科研团队。
  (三)网络安全成为用户的最大疑虑。由于互联网的易攻击性、无序性、匿名性等特点,借助于网络的网银很可能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为此,很多客户对网络安全心存顾虑,不敢在网上使用自己的关键信息。现实调查表明,网络安全的确是多数用户最大的忧患。中国拥有上亿的网民,明显存在着巨大的网上金融交易服务客户需求。只有消除广大网民对网络安全的忧患疑惑,才能推动我国国内网络银行的发展。
  (四)网上银行品牌意识不足。网上银行品牌意识:一来可以通过塑造优势品牌形象增加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既能保留老顾客,又能有效吸引潜在客户;二来通过品牌关怀达到技术化与人性化的平衡,可弥补技术造成的鸿沟;最后通过品牌文化凝聚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但目前国内各银行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的产品研发策略,营销模式比较粗放和分散,营销活动方案未取得明显成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