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刚 时间:2013-02-14
摘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时机,推动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开发区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化新城区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时机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经济与文化的普遍的和全面的互渗。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新力量,大有取代第二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增加了大量的产品附加值。
  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然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大规模城市化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渐渐地超出了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承受能力,能源紧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经济开发区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一、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和正在编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对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做了研究报告,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青岛开发区提出“文化立区”的战略。面对加入WTO的战略格局,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目前,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在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转型期,也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开发区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开发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确立“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青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文化立区”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发区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把青岛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文化品位城区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在税收、管理、审批等相关方面的相应优惠措施。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青岛经济开发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徐福石屋等,还有大学生艺术节、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会、民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另外,青岛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处处充满着活力和生气,不同文化的融合培育出了独特的开发区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岛经济开发区也开始着眼于未来——争取建设国际化城市。经过开发区人民多年的努力,开发区的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开发区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根据恩格尔系数推断,开发区人民的消费倾向会逐渐青睐于文化消费品,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青岛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改善。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青岛经济开发区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文化企业没有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责任。长期以来,青岛经济开发区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茫然,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混乱,这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相适应,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搞活区域间的文化流通、实现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接轨所需要的资金扩张能力和运行机制之间严重格格不入,弱化了对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南部地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了开发区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大半江山。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南部地区,没有实现南北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三)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的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亦然。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我们把文化仅仅视为宣传教育工具,使得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限制过严,这种情况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目前,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少企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而且,开发区文化企业资本市场开放晚,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开发区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经济开发区虽然现有32万多常住人口,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 543人的平均值。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开发区文化产业还没有跳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的圈子,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这成为了制约开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