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动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莫琦 时间:2013-02-15
  2.3 RIS的反馈力和负熵流
  在整个RIS发展过程中,当系统本身受到冲击的时候,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存在“冲击力”也就存在“反馈力”。反馈是动态平衡系统的一种固有性质,并可作为调控点,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容量受到阀值的限制,当然这一阀值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具体数值。在这一区间内,当系统偏离稳定发展状态时,正反馈促使其返回原来的状态;而一旦超过这一区问,负反馈将加速系统的崩溃。现实的“反馈力”主要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冲击力接近、达到或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为了保证RIS系统的正常和健康发展,人类必需通过社会经济系统向整个RIS反馈投入新的人力、能量、物质、科学、技术、设施、资金等,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复合承载力,使之大于冲击力,以保障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要保证区域持续发展,如何科学高效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是每个区域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负熵的角度来考虑,其对策就是增大负熵及负熵的利用率,并同时减少整个RIS熵的增加或减缓熵增的速度。
  3 RIS可持续发展的熵变机制和对策
  3.1 RIS可持续发展的熵增最小化策略
  熵增最小化经济是指在R.IS中的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在进行物质、能量相互转化时,要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耦合协同发展,也就是使整个PdS总熵趋于减少,这样才能实现RIS的非平衡稳态演化,从而保证PdS的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创新资源利用问题可认识到: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系统的破坏是无法有效地控制,只能预防;要预防就需要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使其与环境系统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是维持RIS稳态演化的最优选择。如何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前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整个RIS环境系统进行生态构建,提高环境内在质量。
  (2)完善RIS的自组织机制,加强其自身的反馈调节功能。
  (3)实行清洁生产,把“熵”处理产业纳入产品的生产。
  (4)和谐区域内部的相依关系和利益冲突,减少自身演化的熵增。

  3.2 RIS可持续发展的增大负熵策赂
  整个RIS为了存续,至少需要5种类型的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可见,RIS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若系统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大,不断地向无序或混乱的状态发展。因此,任何系统都不能自我孤立、自我封闭,而必须大胆开放,形成敞开系统,不断地与外部交流物质、能量、信息,形成人流、物流和熵流。在开放过程中,要想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或负熵,就必须全面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把握主次,去伪存真,有效地提高负熵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有序程度,使系统获取大量的负熵。
  开放系统如果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衰落或起伏,将从无序状态产生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是物质运动走向进化的重要条件和根据。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将会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负熵流,并以负熵流来抵消正熵的增加,以此来维持对象的稳定与有序。
  4结语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它也是一种耗散结构,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变化和涨落的特征。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理解区域创新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对系统加以必要的控制,使系统的正熵和系统引入的负熵保持动态平衡,使系统处于低熵状态,向有序结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向健康、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