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戴薇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健词:创新产业 集群区域 创新体系
  论文摘要: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提出在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协调创新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共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1992年Cooke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  RIS)概念缘于区域创新体系内涵的丰富性和类型的多样性迄今尚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但不同定义存在以下共同点川地域性,都是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产业现象进行研究。(2)多主体性区域创新体系中包含不同的行为主体一一企业、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3)网络性创新是一个集体性的社会协作过程。(4)邻近性加快了信息传递时间降低了传输成本。(5)政策性政府的创新政策通过促进本地化学习、加快网络结构和深化制度安排来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
    从系统的角度看,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环境要素即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外部保障要素。包括体制环境、机制环境、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保障条件等。
    据此,本文中的区域创新体系乃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包括若干个产业集群的由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网络系统。这些主体要素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
    二、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
    1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载体和内在动力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内与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的系统.其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基于本地的创新网络。集群机制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创新者可以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方面具有极高的优势,这使得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构成,成为区域创新的载体和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集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地区来看,东部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都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踪影,长三角洲、珠三角洲和环渤海产业集群,是几个较大的产业集群。从行业来看,产业集群涉及各个行业,尤其在电子制造、家电、服装纺织、制衣等18个行业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已集聚了区域内大量的创新因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区域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的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借助于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个增长点就会凭借技术溢出、知识学习等规模报酬递增优势逐步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进一步地,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知识更容易在区域内进行扩散,所以知识学习成为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过程大量的知识以隐含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产之中.技术创新通过“干中学“而传承。同时,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创新和学习成为一种更加集体化的行动。由此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壮大甚至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现象比较明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孕育、发展、维护和利用过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江苏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营造的良好创新氛围有关。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同时促进了江苏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层次,主要表现为一种自发现象而区域创新体系更多具有计划和系统的特点。从产业集群转变为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加强区域的制度基础结构,即有更多的知识组织参与到创新合作中来。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般思路是,为了促进区域创新国家或地方通常在一个或几个集群形成之后对集群采取一系列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创新。经验证明推动产业集群创新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

    我国产业集群与发达国家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多数产业集群大而不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除了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外还需要协同产业集群网络中每个创新主体的力量,实现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形成区域创新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