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口李克 张嘉昕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创新 资源型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体系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经济转型。运用区域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对此,应制定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
  建国初期,为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了一批数量众多的以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为动力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目前,此类资源型城市共II8座,城市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3400万人,职工人数1250万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因素已经引起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提出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增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区域经济创新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区域创新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区域创新则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区域创新研究就是在区域制度性结构的视角下,通过对区域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区域社会性、区域学习性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解释一个区域的制度安排及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该区域公司创新活动的。英国学者库克(PhilipNicholasCooke,l994)较早对区域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要素:
  1.主体要素。主体要素是指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由五大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有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
  2.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机制和能力。是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等,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
  同时,库克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既是一个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巾的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育技术研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区域社会支撑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比,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并呈现出产业化和技术专业化程度更高、企业创新性更强的特征。
  (二)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理论(也称作苗床理论)是关于在新产业或新企业出现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地理条件的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某些区位尤其是大城市可以“孵化’出新企业,在大量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有可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相反,落后地区的孵化能力则相对微弱。城市或地区内孵化现象的动态特征是从原企业孵化出新企业,这一特征又被称为衍生活动。在劳动力充分流动的体制下,大城市内企业的衍生活动十分频繁。城市或区域内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能够为该区域提供技术型人才,这是实现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因素。事实也证明,但凡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往往都有若干优秀大学或科研院所。
  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唯有成功地实施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才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进而优化企业、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加速企业的衍生活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孵化器的事实说明,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创新的基础,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则是创新的关键。
  (三)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概念最早由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的。绿色技术提供了一个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它涵盖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技术就是指有助于减少生产与消费的边际外部成本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通常把能节约能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绿色技术,因此,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巾,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
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促进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强调机制创新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创新的结合。学术界普遍认为,绿色技术以及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amesStaten就曾经说过,没有绿色技术创新与进步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流的过程,实现了原材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分析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既是资源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巾,各区域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产业的技术层次,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复合型经济的转变;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第四,经济结构南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为此,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首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及有效转化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在以往粗放式经营方式下,通过大规模资金和劳动力投人来提高产量和扩张资源生产规模,忽视了劳动力技能提高和科学技术升级这两大动因。因此,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高效集约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资源型区域的核心任务。同时,还要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巾,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日益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应构建区域创新环境。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有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以及各类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从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量,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乃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