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源与自然经济资源价值构成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华华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自然经济资源 价值 价格
    【论文摘要】种种资源利用问题根源于资源价格问题,理论上尚未解决的资源价格形成和构成问题是资源价格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对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提出资源经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自然经济资源。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过程,即发现、占有、开采、维护和保障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而指出,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是由其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由劣等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决定。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理论同地租理论并无根本性冲突却更容易解释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价值与劳动价值论
    在哲学意义上,“价值一般”指的是“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其它“价值”概念都是哲学意义上“价值一般”概念的具体化。“价值一般”是哲学范畴,经济学中不存在“价值一般”,将经济学中的“价值”作一般化理解,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同时,“使用价值”也并非等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使用价值”概念最初用来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经济学应该研究的是商品价值。价值是商品价格形成的最终基础和原始依据,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谓劳动价值论,并不简单地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体现劳动。从逻辑的角度看,各种价值论者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悉一般商品交换的最终依据,但从价值论的历史演进看,其掺进了意识形态成分。价值理论演进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受到不断挑战的过程。保罗·A"萨缪尔森断言劳动价值论终结了,他认为:“有人说劳动者应该得到全部产品,这种说法怎么样呢?劳动是唯一的属于人类的生产要素并且能够流汗、欢笑、啼哭和祈祷。确实如此。然而,即使泥土不能出汗或啼哭,它还是有助于马铃薯的生长,而当它处于稀缺状态时,良好的社会必须以最经济的方式利用它。”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的反驳是:萨缪尔森将人与物的基本关系混淆了,土地是物的存在,不能像人一样有社会需求,“土地不论怎样稀缺,不论怎样对马铃薯的生长有作用,社会决不会将劳动产品任何部分的所有权留给土地,土地没有获取马铃薯的需要,没有土地是绝对长不出马铃薯的,所以,从自然的逻辑来讲,以土地的稀缺和对农产品生长期作用为由,反对将劳动产品全部归劳动者所有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一旦在土地之上凝结了产权,土地成为了劳动产品甚至商品之后,尽管土地没有任何需要,但是土地所有者是需要得到对其劳动补偿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提出比较有力、看似更符合实际的理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起进攻,就在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滞后。
    从主流价值论的发展过程看,其演进的动力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对经济理论不断提出新的任务,而这种新任务则往往与意识形态挂钩。在历史演进中,价值之所以表现出具有意识形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词汇学中的含义过于丰富,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处于不同的动机,对“价值”一词的外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如将其阐释为劳动的结果、要素的结果、主观的感受等等。
    “价值”一词本身的内涵不能随意赋予意识形态因素,古往今来,从本质来说,商品价格形成基础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因为所有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商品的销售必须对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进行支付。当然,所有的价值论都承认劳动在价值产生中起作用这一事实,争论的根源则在于一般商品交换中价格往往超过了生产中直接和间接劳动耗费的总和,即销售商品所得的回报大于直接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于是,除了劳动价值论坚持这部分剩余劳动依然是劳动成果之外,其它价值论都将这部分剩余归于非劳动要素的贡献。价值本身是商品交换的一般依据,是价格的基础,而价格伴随着交换已经长期存在,其形成从未发生过什么困难,不同社会形态中,形成价格的机制也没有根本改变(即使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定价也会出现回归价值的动力。因此,对于“价值”一词本身含义,排除意识形态来研究价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二、资派价值与自然经济资源
    以劳动投人与否为标准,可以区分出自然资源和自然经济资源两个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由自然力形成的天然物质、能量和环境等一切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基本生产生活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它们的形成不需要花费劳动,完全是自然的恩赐。自然资源虽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但它并不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只是作为自然经济资源的一个自然物质基础存在,而且是外在子人类社会的,它们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体现的只是自然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因此,严格地说,自然资源并不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由于经济资源概念已经被普遍应用,其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为了概念上准确起见,笔者把由自然资源开发所得的经济资源称为自然经济资源。
    自然经济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在经过人类劳动的投人和改造后形成的基础性生产和生活资料,即对人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物质与条件。自然经济资源的使用价值是人有意识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它可能是新的、从未有过的使用价值,也可能仍然是原来就有、只是由于自然形成不足而需要人类通过大量劳动进行生产和替换。
    自然资源的“天然价值”是自然经济资源价值的基础,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以客观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为最终基础、以“天然价值”为直接基础、以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条件、在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认识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在交易过程中得以表现。
     三、自然经济资派的价位构成
    (一)自然资源的发现
    自然资源被发现,是其转变为自然经济资源的第一步,即最初作用于自然资源的具体劳动就是发现劳动。自然资源的被发现包括两种形式:
    第一种发现劳动是自然物质的潜在使用价值被发现,这类劳动具体表现为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某一自然物质或自然力可以为人类所用,即具有潜在有用性,而这种自然物质或自然力可能是以前就已经为人所使用的,也可能是其新用途和新潜在使用价值被开发。
    第二种发现劳动是在自然物质和自然力的潜在使用价值已经为人所知的基础上,自然物质或自然力本身被找到。表面存在的自然资源,即基本不需要花费劳动就能得到的资源是异常稀缺的,对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来说是趋近于零的。自然资源“并不是随手可以拾取和加以占有的。……依靠劳动,人才能利用自然,占有自然生产物,实现自然原生富源向社会财富的转换。”
    马克思也曾经对此进行过分析,他认为,自然资源潜在有用性不断促使人们有动机去寻找、开发自然资源。随着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显著,寻找、开发的难度不断提高、手段不断进步,因而消耗的劳动也大幅度提高。
    发现自然资源的劳动一般表现为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寻找勘探等具体形式,这些劳动从抽象的角度看,转移了一部分物化劳动的价值(C}到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中,也重新创造了新价值,其中包括补偿劳动者自身的可变价值v和按生产价格相交换所得的剩余价值m两部分。
    随着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加深,发现自然资源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越来越大。人类发现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的,即先利用自然界表面存在、容易发现和开采、可以直接使用或加工的资源,当这些资源或者由于循环周期过长,或者由于逐渐枯竭与人们意识到将要枯竭后,人们才运用更多的劳动和智慧(脑力劳动)去寻找开发潜在的、不为人所知的资源或替代品。
    笔者将各种发现资源的劳动所形成的自然经济资源价值构成用c1+v1+m1表示。
    (二)自然资源的占有
    在《资本论》中,对资源的占有、资源产权束方面,马克思强调资产阶级掌权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强行占有了有限的资源,给人民大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般来说,占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生产劳动,一是因为占有的形式有多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宣布“此资源属于本人了”;也可以是与他人签订君子协定,划分“势力范围”;也可能进行明争暗斗,通过合法与非合法的暴力手段进行,甚至不惜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

    从伦理学的角度讲,生产劳动是正义的,而战争是非正义的;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增加了社会财富,而战争劳动只是转移了使用价值,甚至给自己带来的财富小于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具体到资源占有方式也有两种,其一是对没有产权束的资源进行占有,表现为生产性的;其二是对他人已经占有的产权进行占有,一般表现为偷窃、抢夺和战争等变态形式。钱津将其区分为人类的正态劳动和变态劳动。“自人类起源以来,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劳动只是常态劳动,常态劳动是包含正态劳动和变态劳动的劳动,其中只有正态劳动是表现不同于动物的人与自然有直接的生产意义交流的劳动,变态劳动则是动物的求生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延续。”
    笔者将各种占有资源的劳动统称为广义占有劳动,而将具有生产性的、正义的占有劳动称为狭义占有劳动。在资源市场交易中,市场不可能顾及资源来源的正义与否,而只会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规则对资源定价。因此,广义的占有劳动在市场中都表现出同样的经济性质,其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没有本质区别(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价值和财富的区别)。但是还要看到,狭义的占有劳动已经成为占有劳动的主体,非正义的占有劳动逐渐被人们抛弃和制止。
    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国土中的陆地、海域、空域中所包含的全部资源都是属于该国的资源。就目前情况而言,整个地球表面己经没有资源产权的绝对真空地带,几乎没有一个空间能够脱离产权的控制。这里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权利。如各国对公海渔业资源都没有所有权,但都有着一定的使用权。
    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来看,其生产资料本身都是通过支付货币获得的,不仅如此,支付方获得的还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因为生产资料本身实物形式同其产权束是统一的整体。当生产的最终产品出来之后,产品的本身实物形式同其产权束也是统一的整体,对产品的销售,既可以说是销售产品本身,也可以说是销售产品产权束所包含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权利。

图片内容